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汽車零部件板塊震盪走高,均勝電子漲停,駿創科技漲超17%,標榜股份、伯特利、拓普集團、合力科技、金鴻順、德賽西威等多股漲超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2年10月11日電)雙十連 假台股休市、美股4大指數重挫,台股今天早盤補 跌,重挫超過500點,最低來到13195.85點,大跌 506.43點,一度失守13200點,隨後跌勢稍微收斂。 至9時14分左右,台股加權指數下跌421.31點,來到 13280.97點,成交金額419.63億元 美國商務部7日再祭晶片管制措施,市場預期半導 體電子股受衝擊,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 (2303)、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 以及主要IC設計族群早盤股價重挫。其中台積電最低 來到407元,大跌31元,跌幅達7%,市值蒸發8038億 元,跌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費半連兩日重挫影響,台股11日上演補跌效應,台積電(2330)法說前夕股價重挫,開盤大跌逾6%,盤中最低來到407元,市值跳水失守11兆元,面臨400元整數大關保衛戰。台股國慶連假期間美股殺聲震天,外資撤出壓力轉強,尤其在費半指數大跌的情況下,台半導體族群首當其衝,台積電等權值股開盤重挫,群益投顧表示,投資人觀望台積電等電子法說、美企財報,美PPI、CPI數據,且5日跳空缺口回補,可能再引發拋售壓力此外,美國宣布新一波限制令,擴大打擊大陸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應用,宣布限制16/14奈米或更先進製程之Logic IC、AI及超級電腦相關晶片及半導體設備出口至大陸,也擴大認定限制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外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股今年初開盤迄今共187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為47兆2,426.70億元,市場日均值為2,526.35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88.50%。康和投顧預期本周指數將在13,400—14,000點區間震盪,本周看好八題材類股,包含:台積電供應鏈、網通、面板股、IC設計、汽車零組件股、車用電子股、再生能源股、觀光股等。康和投顧分析指出,彙整近期四項國內外利多因素,包含:1.面板業歷經近一年產業修正,電視、IT面板自去年高點回落幅度各達64%、35—40%,隨著產業修正逐步告一段落,美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面板價格可望在第四季觸底,並同步升評友達、群創,目標價各上修至14元、13.5元。2.美系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亞洲市場開盤後,芯片股走低,東京電子跌5.3%,SK海力士跌3.5%,三星電子跌近3%。隔夜美股芯片股全線走低,納微半導體收跌11.57%,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超3%,刷新2020年11月份以來盤中最低位至2285點下方。拉姆研究跌超6%。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亞洲市場開盤後,芯片股走低,東京電子跌5.3%,SK海力士跌3.5%,三星電子跌近3%。隔夜美股芯片股全線走低,納微半導體收跌11.57%,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超3%,刷新2020年11月份以來盤中最低位至2285點下方。拉姆研究跌超6%。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亞洲芯片股走低,東京電子跌5.3%,SK海力士跌3.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球通膨造成消費性電子需求急凍,半導體生產鏈庫存修正開始對上游晶圓代工廠造成影響。然在景氣下行之際,晶圓代工市場強者恆強特性卻愈發明顯,以各家業者在手訂單來看,台積電營運估將在明年第一季軟著陸,第二季後重拾成長動能。至於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產能利用率將明顯向下修正、且面臨苦戰,明年第二季營運才可望觸底回溫。 半導體庫存修正已開始影響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加上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發布最新法令,企圖阻止中國取得製造先進晶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與設備,讓晶圓代工廠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直線上升。 為了因應外在環境因素對營運的直接衝擊,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庫存去化仍是優先處理項目,美中貿易紛爭仍有尋求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A股迎來三季報預增披露潮。10月10日晚間,28家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27家公司業績預增。業績預增企業所屬行業包括:電力、新能源、化工、醫藥、半導體、消費電子等。其中,新能源企業不僅業績預增亮眼,而且產業鏈整體向好。以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為代表的電池企業,在克服上游原材料漲價等困難後,交出了超出預期的三季報預告。(上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球通膨造成消費性電子需求急凍,半導體生產鏈庫存修正開始對上游晶圓代工廠造成影響。然在景氣下行之際,晶圓代工市場強者恆強特性卻愈發明顯,以各家業者在手訂單來看,台積電營運估將在明年第一季軟著陸,第二季後重拾成長動能。至於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產能利用率將明顯向下修正、且面臨苦戰,明年第二季營運才可望觸底回溫。 半導體庫存修正已開始影響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加上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發布最新法令,企圖阻止中國取得製造先進晶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與設備,讓晶圓代工廠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直線上升。 為了因應外在環境因素對營運的直接衝擊,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庫存去化仍是優先處理項目,美中貿易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