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的調查顯示,中國1月工廠活動連續三個月擴張

1月中國工廠活動的私人指標連續第三個月擴張,與疲軟的官方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引發了更多要求政府支持的呼聲。

財新公布1月份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達到50.8,與12月的數據相同,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讀數高於50表示擴張,低於該讀數則表示收縮。

本週三(1/31)發布的官方採購經理人(PMI)指數為 49.2,顯示該國製造商的活動在一月連續第四個月收縮。

這兩項調查涵蓋了不同的樣本規模、地理位置和企業類型,其中財新調查總體上優於去年的官方調查。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官方調查可能描繪出更現實的經濟圖景,而差異可能源自於出口導向企業相對較強的績效。

儘管政府努力增加經濟成長,但人們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信心已經減弱。官方的刺激政策包括對銀行釋放更多的長期現金,收緊對賣空股票出借的規定,並擴大開發商獲得貸款的機會。

價值6兆美元的股市暴跌突顯了市場情緒受到的打擊程度,而最近的這些努力還不足以有效扭轉局勢。

除了數年的房地產危機之外,經濟學家也將通貨緊縮壓力視為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挑戰。

經濟學家預計,北京將在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相當雄心勃勃的2024年增長目標,但由於比較基數較高,維持與去年「5%左右」目標類似的增速可能會很困難。

看法:1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連續三個月擴張,但擴張力道還是不足,而週三的1月份官方版製造業PMI卻還在榮枯線之下,兩者存有不一致,反映出中國製造業前景仍然偏弱,各行業表現分岐,在內外環境短期內沒有改變局面下,中國製造業可能還是持續偏弱、分岐。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