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常委會十兆化債評論

結論:人大常會核定的化債金額符合預期,但溝通模式糟糕,市場不滿意

中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週五落幕,表決通過6兆元(人民幣、下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這是近年來出檯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3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兆增加到35.52兆元。

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從今年開始,中國將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再加上今次批准的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而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兆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三項政策協同發力後,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

藍佛安還表示,含這次置換,近3年密集安排8.4兆元,顯著降低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估算5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藍佛安進一步表示,中國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目前財政部政策積極謀化下一步的財政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此外,藍佛安也表態,堅決遏制新增隱形債務。

渣打銀行大中華經濟分析師陳冠霖表示,此次化債額度符合該行預期。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為明年討論和規劃更多刺激措施,中央政府亦會預留足夠空間來應對外圍風險,包括美國提高關稅的可能,渣打銀行估算中國的狹義官方預算赤字率,可能會從今年實際執行GDP3.4%(4.5兆元),在明年擴大至GDP3.5%(4.8兆元)。此外,隨着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新增風險有的機會增加,中國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額度,或將比正常水平增加1兆至2兆元。

看法:

人大常委會開議時,市場即已期待此次化債總額將在6兆至10兆元人民幣,週五核定的金額符合市場預期

不過,在宣布決議時,人大僅先宣告6兆元的金額,再由財政部補上5年、每年8000億元,總計4兆的部分,雖然總金額還是10兆,但以目前中國政府希望提振金融市場信心的目的,這種切香腸式、分批給額度的溝通方式實在糟糕

此外,金融市場對此金額也不滿意,因為僅有化債、沒有新增的刺激,外媒多有批評,新華富時A50期貨週五先漲約1.45%4點左右(記者會4點舉行)見高點,而後一路走低,最終收跌0.46%,紐約期銅開盤後一路走低,4點見到一波急殺;市場有「利多出盡」的看法傳出

不過,有關外媒的沒有新增刺激的批評,有鑑於美國前總統川普才剛勝選,其內閣團隊還未形成,但市場多預料美中關係前景堪慮,川普聲稱要調高中國關稅的說法是政策還是談判手段還須等待、觀察,中國政府保留刺激子彈還屬合理作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