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關稅戰資金避風港 中國國常會要求穩就業外貿、促消費擴內需

香港成關稅戰資金避風港

A 股估值具吸引力

近日A股表現良好,高盛表示中國科技股本益比處於歷史低位,與美股高估值形成鮮明對比。消費復甦、產業升級政策預期支撐「估值窪地」論點。消費與地產股復甦,為後市主要驅動力。高盛指出,港股估值目前10倍本益比相對美股仍具吸引力,A股將更直接受益於中國本土政策刺激。南向資金明顯加速佈局港股;北向資金年初至今淨流入超過1500億人民幣,外資持股比回升至2022年高位區間。

亞洲消費股為關稅避風港

全球貿易戰為亞洲消費股票帶來了利好,投資者紛紛選擇投資那些滿足當地買家基本需求的公司。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在 4/2 關稅風暴後發布的報告中推薦亞洲消費必需品,並敦促投資者採取防禦措施。

MSCI 亞太消費品指數 指數 自4/2以來上漲了5%,投資者在不確定環境下轉向防禦性板塊如食品、飲料、日用品等。隨著財政刺激計畫的出台。像是中國當局最近 上市 48 項措施擴大餐飲、醫療保健等家庭支出,還有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消費, 這種新興的輪調可能會延續。

 

中國國常會要求穩就業外貿、促消費擴內需

穩股市、穩匯率

近期,中央匯金明確表示發揮類「平準基金」的作用。中國央行也表明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援。而穩定人民並匯率有利於穩定資本流動,有利於全球貿易秩序,並抬升美國通膨,增加談判籌碼。

擴內需、穩房市

近期有以舊換新政策,後續可關注服務消費的直接性補貼,尤其針對住宿餐飲、門票、交通等類別。金融配合層面,可能推出相關領域的再貸款等供給端資金支持。下週一發表會是關鍵節點,五一假期是重要的政策效果觀察窗口。

房地產方面,關注能否再形成土地出讓收入和投資、以發揮乘數作用等。4月政治局會議前後是房地產政策的關鍵節點。

穩外貿、準備降準降息

中國針對受關稅戰相對較大的出口和就業等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出口企業定向支持、出口轉內銷等;就業方面,有以工代賑等扶持政策。貨幣政策,目前降準時機已基本成熟,待近期落實,降息必要性也明顯提升。

加速建構新貿易體系

中國出口數據的下滑可能在5、6月證實。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預計在年中會充分顯現,中美啟動貿易談判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年中左右可能是增量政策的關鍵時點。中國可積極拓展非美市場,非美商家繞過美國中間商對產品的直接採購是潛在成長機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