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下周瑞典談判! 中國基建迎來轉機

美中下周一、二將於瑞典展開第三次貿易會談,探討層面更加多元,有機會8/12的關稅暫停期再度延長3個月。

政策方面,中國開始積極從基建著手刺激經濟,基建將補位成為新的內需支柱,也有助於產業升級與效率提升。

在政策發力與貿易關係有所趨緩的情況下,陸港股各大指數在近期表現亮麗,後市可期。

 

【美中下周瑞典談判!】

中美貿易談判將啟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將於下週一、二在瑞典與中國官員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討論延長8/12到期的「關稅休戰期」與更廣泛議題,包括中國購買俄伊受制裁石油等敏感問題。並預期在8/1日川普設定的談判截止日前可能出現一系列協議。川普本人亦暗示將在不久未來與習近平會晤。

A股成交爆量

滬深股市週二成交額逼近1.9萬億元人民幣,創3月以來新高。彭博數據顯示,今年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金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準,恒生指數表現亞太僅次於韓股。

中國政府正展開煤礦產能超限核查,帶動煤炭股午後大漲。因政策推升股市加上美中有機會暫停期再延3個月,目前陸港股走揚,後市看好。

 

【中國基建迎來轉機】

中國基建戰略升級

面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中美摩擦與內需轉型,中國基建正進入戰略升級期,成為帶動內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

(1)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

中國清潔能源結構優化戰略工程拉動民爆、機械、建材、電力設備等全產業鏈。 

(2)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港口、機場、能源、資通訊等基建升級配合金融開放、資產管理等政策紅利,投資主線涵蓋旅遊、高科技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

(3)城市更新行動:

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聚焦老舊街區、地下管網、智慧城市建設帶動建材、家居、智慧設備等上下游成長。

三大內需轉型邏輯

(1)外需減弱倒逼中國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驅動」,基建為主力選項。

(2)消費發力階段性見頂,基建補位成為新的內需支柱,有助於產業升級與效率提升。

(3)基建打通資源流通瓶頸,助力統一大市場建設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