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銀行業信心飄蕩,留意M2緊縮之壓力

昨日傍晚瑞信最大股東沙國銀行表示,目前對瑞信持有持股比例已達到接近10%門檻,不願再增加持股,導致瑞信在歐洲開盤時間下跌20%,跌至暫停交易,但在今天凌晨兩點多後,傳出並後續瑞央也明確表示:如有必要將在瑞士信貸提供流動性,因此美股收斂跌幅,那斯達克翻紅。

但在市場認為此事件將有可能迫使今日ECB降低升息幅度之下,美元上漲,且預期聯準會可能受到該事件的影響,避免美國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更佳吃緊,有可能在下半年降息1%之下,美債殖利率再度大跌。

整體而言,個人分析瑞士信貸無論如何,瑞士央行必定會出手相助,若真的提供準備金支持,仍無法解決流動性問題,甚至不排除瑞士官方有可能直接象徵性金額接手瑞士信貸。

但不論到底瑞信信貸結局如何,現在的問題本質是,從美國的歐洲,除了本身個別銀行的風險管控之外,各國央行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猛烈升息,已經對銀行業的資產以及流動性狀況增加不少壓力。

而在從上週末接二連三的銀行事件,必定讓銀行體系自主性降低放貸規模,將使得貨幣總供應量加速萎縮,推動風險性資產評價下修。

再則瑞士信貸為重要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做市商,若瑞信真的出事,有可能大幅降低衍生品部位,推動衍生品價格普遍下跌,推動對無風險資產如國債的利差放大,這將進一步推動槓桿基金被迫去槓桿的行動。

因此無論瑞信短期有沒有出事,市場資金將開始加速緊縮,風險性資產壓力大增,直到聯準會放棄縮表,才會見到曙光。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