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中國再度購買小麥,CBOT小麥持續上漲
277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週二上漲,因為美國農業部公告,繼週一購進44萬公噸美國軟紅冬小麥後,週二民間出口商再度向中國出口銷售19.8萬公噸軟紅冬小麥。玉米也被帶動上漲,市場認為近期黑海穀物出口不順導致中國轉向美國購買,預期美國玉米可能會是下一個受惠的農產品。黃豆則是持續下跌,因為巴西樂觀的天氣預報有助黃豆生長及產量,給價格持續帶來壓力。 俄羅斯農業機構SovEcon表示,11月俄羅斯小麥出口量下滑,創下本銷售年度最低水準。11月俄羅斯小麥出口總量僅340萬公噸,低於去年同期的430萬公噸。黑海的情況頗為不利,導致出口放緩。由於黑海的暴風雨天氣,出口商活動急劇下降。出口商表示,由於海浪高達8公尺,導致貨物無法順利裝船及出航。 咖啡價格週二上漲,因為巴西氣象機構Somar Meteorologia發布報告表示,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過去一周的降雨量為38.7毫米,僅只有歷史平均水準的63%,而米納斯吉拉斯州約佔巴西阿拉比卡咖啡產量的30%。 食糖價格週二下跌,因為原油價格疲軟令糖價承壓。原油價格週二跌至三周以來低點,原油價格疲軟削弱了乙醇汽油價格,並可能促使全球糖廠將更多的甘蔗壓榨轉向糖生產,而不是乙醇,從而增加糖供應。巴西食糖出口增加,也給價格帶來壓力,11月巴西食糖出口年增10%。食糖貿易公司Czarnikow將其2023/24年度預測從300萬噸的全球產量缺口調整為20萬噸的盈餘,原因是巴西產量大幅增加。 可可價格週二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創下一週以來低點,主要是因為週二美元指數反彈至一週半高點,導致可可期貨的多頭獲利了結。上週五可可開始下跌,主要是因為當時國際可可組織(ICCO)將其2022/23年度全球可可短缺預估從先前預測的116,000公噸下調至99,000公噸,理由是全球需求疲軟。但可可的產量依然吃緊,全球最大的可可生產國象牙海岸週一公布數據顯示,從10月1日至12月3日,象牙海岸農民向港口運送了545,164公噸可可,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4%,而上週數據則是年減32%。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留言請登入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