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官員談話
206
12/6(三) 日本央行副行長冰見野良三: 09:30:54 將繼續耐心實施寬鬆政策。 09:31:13 將堅持寬鬆政策,直至通膨目標實現。 09:34:01 日本金融體系可能足夠強大以應對由於利率上升過渡而帶來的壓力。 09:34:46 必須通過審查薪資和通膨發展情況,決定適當的政策退出時機和程序。 09:36:07 如果我們把握好退出時機,積極的薪資通膨循環的影響可能會惠及廣泛的家庭和企業。 09:36:39 日本央行必須實現通膨放緩的局面,但不能太過。 09:36:55 如果利率為正,家庭利息收入可能會有所改善。 09:38:00 如果利率為正,銀行業務狀況可能會更好。 09:38:52 通膨開始影響薪資水準。 09:39:05 日本的物價和薪資行為正在穩步變化。 09:39:43 薪資向通膨的傳導也在某種程度上回歸。 09:39:56 若薪資與物價之間缺乏良性循環,日本很可能會重新陷入過去的通縮狀態。 09:40:26 退出政策可能會產生良好的結果。 09:40:39 觀察到企業薪資和定價行為的轉變取得堅實進展。 09:43:21 如果通膨預期提高,那意味著實際利率上升的影響可能比名目利率小。 09:44:05 利率上升的影響因企業而異,提高利率不僅僅是為了提高銀行利潤。 13:40:06 對於退出寬鬆政策沒有預設的時間表。 13:42:32 將謹慎評估退出寬鬆政策所需的條件。 13:42:49 目前無法決定退出政策的順序。 13:43:27 我們將不得不在某個時候做出決定,同時觀察來自經濟的各種信號。 13:43:38 無法確定我們離可持續實現物價目標還有多近。 13:43:57 除了薪資和價格變動,決定何時退出寬鬆政策還須考慮消費、資本支出和海外發展等因素。 13:44:22 正逐漸形成良性的薪資-通膨循環。 13:45:15 寬鬆政策退出後副作用可能會減少。 13:50:46 如果通膨目標實現,將採取退出措施。 13:53:33 充分意識到當前通膨對家庭的影響。 13:54:45 東京CPI數據顯示進口價格上漲的影響正在消退。 13:55:24 貨幣政策的影響需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耐心維持寬鬆政策的原因。 13:57:18 勞動力短缺有助於薪資繼續上漲。 13:59:54 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預測,即日本央行何時能夠判斷持續、穩定地實現價格目標。 12/7(四)上午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於國會發表半年度報告時表示: 09:03:47 經濟已適度復甦。 09:04:20 經濟可能繼續保持溫和復甦。 09:05:30 預計2025年通膨速度可能放緩。 09:06:07 經濟增長和物價形勢存在非常高的不確定性。 09:07:34 關注外匯對價格和經濟的影響。 09:07:42 仍未看到實現通膨目標的確定性。 09:10:20 重要的是加強薪資和物價的良性循環。 09:10:35 將在殖利率曲線控制(YCC)下繼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以支持經濟活動和薪資增長。 09:40:21 挑戰依然嚴峻,年底和明年的形勢將變得更艱難。 09:47:49 不會對外匯水準發表評論。 10:01:32 如果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將有多種政策選擇。 10:01:53 日本央行尚未就結束負利率政策後將以何種利率為目標做出決策。 10:03:35 選項包括提高金融機構在日本央行的準備金利率,或恢復隔夜拆借利率政策。 10:03:54(如果)結束負利率政策後,我們對於加息幅度沒有具體想法。 10:07:53 是否將利率保持在零或上調至0.1%,以及結束負利率政策後短期利率將以何種速度上調,將取決於屆時的經濟和金融發展情況。 10:09:05 加息時利率等級體系有多個選項。 10:15:42 實施隔夜拆借利率或超額準備政策沒差別。 10:27:48 難以解釋物價數據與趨勢之間的差距。 10:29:17 通膨趨勢仍低於2%,需要繼續保持寬鬆政策。 10:31:27 實現2%的通膨趨勢可以定義為,在沒有新的衝擊的情況之下,通膨率能夠持續在2%左右,並且薪資增長略高於該水平的狀態。 10:38:20 當刺激政策即將退出時,很難選擇要動用哪種貨幣政策工具。 10:40:42 進行(刺激政策)退出模擬還為時過早,須事先溝通以實現順利退出。 10:43:15 可能還沒有到強調退出的階段。 10:59:44 政府保持對債券市場的信心至關重要。 11:00:21 不同行業受貨幣影響程度不同。 11:02:31 日本央行將與政府密切合作,同時監控匯率和金融市場走勢。 11:10:13 服務支出呈溫和增長趨勢。 11:10:58 薪資持續上漲非常重要。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留言請登入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