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地緣衝突加劇供應風險,全球滯脹概率陡增】中金公司研報

【中金:地緣衝突加劇供應風險,全球滯脹概率陡增】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當前,疫後全球主要經濟體較大力度的需求刺激,生產恢復相對緩慢、供應鏈干擾持續存在,再疊加局部地緣風險對農產品和原油大宗的供給衝擊,考慮其影響的程度及潛在持續時間,當前與1970年代滯脹類似的誘因在增多。1970年代滯脹下的全球大類資產及股市表現特徵:1)滯脹期實物資產跑贏金融資產。滯脹本質是貨幣對實物資產的貶值,現金流折現估值的資產,包括股票和債券整體相對跑輸;2)在滯脹大周期內的通脹起落小周期中,物價可能是投資者關注的反映政策預期的重要指標,物價上行期和下降期的資產表現差異較大。通脹上行期排序為商品、黃金等實物資產>債券>股票,通脹下行則呈現排序為股票>債券>商品、黃金等實物資產,而大宗商品具體表現還取決於各品種自身所處的供需周期;3)股市內部,滯脹大周期內偏資源屬性、實物類行業(能源、原材料、地產等)跑贏市場,而高估值板塊在初期大幅跑輸,後期科技等成長板塊在估值下行後下可能受盈利驅動依然可以跑贏市場;4)在滯脹周期內的通脹起落小周期中,股指以及估值都呈現與物價同比的反向變動關係;且物價起落也影響行業配置,上行期整體上周期行業和壟斷行業表現較好;在通脹回落的階段,行業配置整體向下游消費行業切換;5)從跨國的比較來看,處於類似「世界工廠」地位的製造業出口國,相對跑贏,如日本及德國等股市在滯脹期整體跑贏美國等進口國;6)滯脹期貨幣對實物資產的大貶值,往往意味着匯率大波動和貨幣體系動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就是在高通脹背景下發生,處於製造業出口經濟體貨幣相對升值。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