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低迷,工業利潤降 美中貿易的三種路徑

中國6月工業利潤受PPI下滑而降低,主要下跌行業為採礦業,製造業利潤上半年成長趨緩,出口導向產業亦受影響,相當程度也顯現出需求低迷與信心不足。

本周將迎來美中瑞典第三次會談,預期雙方會再稍做讓步、會有進一步協議,同時拉長關稅暫停期3個月。

陸港股回檔休息,指數多有回落,指數期貨7月合約將到期,有獲利可先出場,陸港股後市仍相對正面看待。

【需求低迷,工業利潤降】

工業利潤下降顯示需求與信心疲弱

6月工業利潤年減 4.3%,雖較5月降幅收窄,但仍反映需求疲軟、價格下跌與信心不足。

上半年累計利潤降幅擴至1.8%,反映結構性壓力尚未緩解。PPI下跌2.8%成為主要拖累,抵消工業產出6.4%成長帶來的正面效應。

出口與上游產業為拖累主因

採礦業上半年獲利年減達30%為工業利潤下滑的主因之一,製造業利潤成長趨緩,上半年僅增長4.5%,低於前5月的5.4%,受出口導向產業壓力影響。消費品製造重災區,家具製造商利潤年減 23%紙類製品利潤年減 21%服裝製造利潤年減 13%。

【美中貿易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Phase One Plus(第一階段升級版)

類似川普任期內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擴大美國商品,如農產品進口,並對智慧財產權與技術轉移問題做出有限讓步。

新協議可能加入更多地緣政治條件,如中國協助美方打擊芬太尼原料走私、限制從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

中國議價能力增強,尤其在關鍵礦物供應鏈方面,美國可能需讓步,放寬部分對成熟製程半導體設備的出口限制,但不含先進晶片技術。

 路徑二:重啟「第二階段協議」談判 

路徑二為第一階段談判成為尚未實現的第二階段談判的墊腳石,旨在解決中美經濟關係中更大的結構性挑戰。雖美方對中國內需轉型持樂觀態度,但實質推進空間有限,易陷入爭議。

路徑三:無協議與貿易戰升級

若談判破裂,川普政府可能選擇重新升級關稅戰,因其有低通膨與強勞動力市場作支撐;關稅收入與美企庫存充足等緩衝空間。

升級風險包括「解放日」關稅生效,可能近乎中止美中貿易;中方反制並限制稀土與關鍵礦產出口,重創美國汽車與電子產業供應鏈;美方進一步限制半導體、航空等領域出口。此路徑高風險但非零機率

最有可能的路徑

僅追求互惠稅率,美國可能維持 20%水準,高於與越、印、菲等國的水準。近期鴿派跡象與川習可能峰會,為回落至15%水準創造機會。最可能結果為路徑一,談判破裂風險的路徑三需警惕,當政治考量凌駕經濟理性時,關鍵礦產與半導體工具管制將成雙方博弈核心籌碼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