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強鎵出口管制

美中迎來瑞典第三次會談,預期關稅暫停期3個月,預期此次會有進一步協議出爐,為之後的美中峰會鋪路。

近日,中國針對鎵加工與鋰電池關鍵技術實施新出口限制,是為對抗美、日、歐於半導體領域制裁,即使美中關係有所緩和,但仍處競爭狀態。

陸港股指數多有回落,明日7月合約到期,有獲利先出場,預期在美中瑞典會談後,指數表現會有所回溫。

 

【中國加強鎵出口管制】

加強技術出口管制制度

7/15起,中國針對鎵加工與鋰電池關鍵技術實施新出口授權要求,過去五年,中國逐步建立類似美國的複雜出口管制體系。新規著重於製造技術與智慧財產權,如:鎵:針對加工技術設限,對抗美、日、歐於半導體領域制裁。鋰電池藉由控制正極材料的技術授權,鞏固中國在次世代電池化學的主導權。

維持技術優勢與產業黏著度

透過出口許可制度,中國獲得外國企業供應鏈數據,為商業與戰略判斷提供優勢。

鼓勵外企與中國企業合作,並透過產品豁免,如磁鐵成品,吸引產線搬入中國,以規避出口管制。

整合產能、打擊非法開採,如稀土、銻、鎵,對抗美方軍民兩用技術限制,如 F-35 稀土磁鐵、雷達所用鎵。中國可能將更多技術與 IP 納入控制,如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無人機控制系統等。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