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迎峰度夏期間製冷需求和度冬期間採暖需求陡增,高峰低谷

一方面,迎峰度夏期間製冷需求和度冬期間採暖需求陡增,高峰低谷用電差不斷拉大,供應能力難以滿足尖峰用電需要。另一方面,風光等新能源裝機容量快速增長,使得保持電力供需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在實際運行中,用電尖峰時段難以做到瞬時平衡。面對極端情況,有必要轉變保供思路,讓需求側用能也能做到能升能降,甚至嘗試在一定程度上「看天吃飯」,根據天氣和新能源發電情況調節用能負荷。要充分利用好電力大數據、虛擬電廠、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通過建立合理的市場機制、價格機制以及行政手段,充分挖掘需求側調節潛力,增加用能需求彈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