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戰報 2025.07.10

輝達NVIDIA (NVDA.US)

輝達週三成為首家市值達到 4兆美元 的上市公司,超越了微軟(MSFT)與蘋果(AAPL)等其他科技巨頭。輝達的股價自今年以來上漲約 22%,過去12個月累計上漲約 24%。
週三收盤時,輝達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當日上漲近 2%,市值最終略低於 4 兆美元大關。
這波成長來自生成式 AI 熱潮的推動,該趨勢自 2022 年 OpenAI 推出 ChatGPT 後快速升溫。
輝達的晶片、改良型繪圖卡,以及 CUDA 軟體平台皆設計用來訓練與運行 AI 程式,使其在市場上具備戰略優勢,讓 AMD 與 Intel 等競爭對手難以趕上。
科技巨頭如亞馬遜(AMZN)、Google(GOOG)、Meta(META)、微軟(MSFT)、特斯拉(TSLA)等,正砸下數千億美元購買輝達硬體,以打造資料中心,提供雲端 AI 服務,並發展自有 AI 模型。
今年輝達股價一度劇烈震盪。今年 1 月,因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推出 R-1 模型,聲稱使用較低階晶片完成訓練,導致輝達市值一度蒸發 600 億美元。
當時華爾街憂心兩大問題:
輝達昂貴的資料中心晶片是否已不再必要?
AI 產業是否已從訓練階段轉向推論(inferencing)階段,降低對訓練晶片的需求?
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擔憂並未實現:輝達晶片仍是訓練 AI 模型的主力,且高效能晶片在推論階段同樣能提升 AI 回答複雜問題的能力。
輝達也受益於「主權 AI」(sovereign AI)的興起,即各國建設自己的 AI 資料中心,以減少對海外服務的依賴。預計輝達將向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和歐洲多國供應數十萬顆晶片。
此外,儘管拜登與川普政府都對輝達晶片出口中國設下限制,造成輝達上季營收損失 45 億美元,且預估本季還將有 80 億美元的減記,但輝達股價依然持續上漲。
隨著輝達即將推出下一代 Blackwell Ultra 晶片,而市場目前尚無明確競爭對手,輝達的成長動能可望延續。


新聞來源 : Yahoo Finance

NVIDIA(半導體元件);輝達設計、開發及銷售三維立體(3D)圖像處理器及相關軟體。該公司是圖形處理單元的領先設計者,可增強計算平台上的體驗。輝達的晶片用於各種終端市場,包括用於遊戲、數據中心和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的高端 PC。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港股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