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衝擊10%】中信證券明明

【中信證券: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衝擊10%】中信證券明明等5月12日研報指出,近期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和政治局會議,進一步確認了基建將成為今年穩增長的主線邏輯。隨着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力,下半年城投融資邊際改善+低基數效應,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衝擊10%。今年基建投資新老結合,幾大重點方向:1、專項債的重點投向:交通、市政和產業園區。專項債投向的三大領域中,去年四季度以來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的發債規模占比都是擴張的,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占比在下降。這也符合國務院近期發布的《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從專項債的視角來看,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有可能是今年彈性比較大的方向。2、水利投資短期彈性大,全年空間相對有限。據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2022年預計可完成水利相關投資約8000億元。8000億的水利投資對應5.6%的年增速,雖然增速不高,但節奏前置——今年一季度水利投資同比增長10%。3、新能源和電力系統投資正當時。《「十四五」現代能源規劃體系》目標對應的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速需達到6.4%,要達到雙碳目標,還需加快提升新能源占比。隨着全國用電量及最高用電負荷的較快增長,對電力保供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預計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投資和電網投資有望維持較高增速水平。4、數字基礎設施可能是長期彈性最大的方向。「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提高到1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接近翻倍,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普及率提升2倍。《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要求,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這意味着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長期投資增速可能需要超過其他領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