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表示,曝光發現,涉事企業之所以對國內產品銷售含有雜質

經濟日報表示,曝光發現,涉事企業之所以對國內產品銷售含有雜質“土坑酸菜”,國外出口的酸菜則用標準化生產工藝,一個重要原因是違法成本高低不同。具體說,國內罰款少,國外是重罰。違法成本低,對於處於市場激烈競爭的企業來講,無疑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法門”。“土坑酸菜”究竟坑了誰?這既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也是自毀特色產品金字招牌。不管是監管者、生產者,食品安全都沒有“雙標”可循。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