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健保強心劑 國邑、安基新藥打世界盃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治療藥「諾健生」,以1劑4,900萬元納入健保價,為台灣新藥產業注入強心劑,在爭相卡位中,罕病藥/孤兒藥、基因/細胞治療成為當紅炸子雞,有機會打世界盃。

初步統計,台廠至少已有30家公司旗下新藥分別拿到歐、美孤兒藥、罕見兒科疾病資格。上周國邑治療肺動脈高壓新藥L606,就以2.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0億元)將北美市場授權予Liquidia公司;今年3月安基也將治療罕病甘迺迪氏症的小分子新藥AJ201,以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逾75億元)授權美國Avenue新藥公司,創下國內最大的罕病新藥授權金紀錄,足見罕病新藥卡位投資熱潮已成新顯學。

專家認為,罕病新藥因缺口大、成功率和投報率高,吸引國際藥廠分食大餅;台廠在中橡治療龐貝氏症的Myozyme、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藥華藥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的Besremi/P1101多年前即已授權,加上新近的國邑和安基等,都將為罕病新藥公司創造「吸金」利基。

此外,新世代主流的基因與細胞治療,隨著再生醫療雙法今年可望過關,2050全球再生醫療市場3,800億美元的商機規模,激勵廠商布局,除育世博、長聖、基亞、訊聯、向榮、台寶、宣捷等生技公司外,大型集團也以結盟方式加入戰局,像是佳世達與大江基因合作,今年啟動細胞新藥臨床前開發;宏碁AI助攻三顧個人化「腫瘤新抗原DC」篩選;台塑生醫則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51%股權,長春藤專攻的「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已完成治療晚期肝、肺癌的臨床一期人體試驗,驗證其安全性無虞。

首創和利基新藥中,則以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最受關注,浩鼎、泰福、免疫功坊、台耀、永昕、台康、旭富以新藥開發和CDMO代工生產模式加入戰場。旭富採轉投資嘉模式,由DCB授權引進「三甘露醣鍵結技術平台」,開發3個品項;永昕則與建誼簽訂MOU,永昕負責ADC藥物的設計、製程開發與放大,建誼負責合成小分子化學藥物的設計、製程開發及ADC的GMP生產。

2e2d33ae45d4a2cde8aa7c7291e26986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杜蕙蓉

延伸閱讀

拚打世界盃 新藥族群「秀技」

中裕愛滋新藥臨床受市場期待 法人這樣解讀

資金避險 興櫃生技夯 八檔周漲雙位數

台股七月怎麼走? 這四類股唱主Key

建構一個有利生技產業發展的資本巿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