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放緩、調整庫存 國內1至5月用電量年減2.9%

經濟部5日公布最新統計。經濟景氣及人民生活作息與用電量息息相關,2018年至2022年持續成長,據統計,2022年因下半年全球景氣趨緩,製造生產活動下降,加上防疫措施逐漸鬆綁,遠距辦公及教學人數減少,整體用電量年減1.3%。2022年延續上年走勢,全球經濟走緩,廠商持續調整庫存,降低開工率因應,1至5月用電量年減2.9%。

據能源局資料顯示,我國電力消費自2018年2,666億度增加至2022年2,795億度,平均年成長率為1.2%,其中2020年及2021年分別年增2.1%及4.4%,係因工業部門及住宅部門用電需求攀升;2022年因下半年全球景氣趨緩,製造生產活動下降,加上防疫措施逐漸鬆綁,遠距辦公及教學人數減少,致工業及住宅部門電力消費減少,整體用電量年減1.3%。

從工業部門來看,近年占比均逾5成,為電力消費之主力,2020至2021年雖遇COVID-19疫情肆虐,但因我國防疫得宜,製造活動未受大幅影響,加上政府鼓勵臺商回臺投資,推升用電量分別年增2.1%及7.1%,2022年受俄烏戰爭、通膨居高不下影響,下半年外需市場轉趨衰弱,抑低工業部門用電量,年減2.8%。住宅部門部分,用電量自108年起超越服務業部門居第二,2020年及2021年因疫情改變民眾生活型態,居家時間增加,致用電量分別年增6.4%及4.9%,占比逾18%,2022年隨疫情減緩,生活漸回常態,用電量年減3.2%。

服務業部門用電量占比居第三,因應疫情實施的管制措施,衝擊服務業甚劇,致2020年及2021年用電量分別下滑1.1%及1.6%,2021年占比降至16.0%,2022年隨疫情逐漸解封帶動人潮回流,致住宿及餐飲業等服務業部門用電量回升,年增4.9%,占比上升至17.1%。

2023年因疫後外出人潮增加,同時帶動住宅樓下小商家經營熱絡,致1至5月住宅及服務業部門用電量分別年增2.6%及1.8%,表現與工業部門年減6.0%不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