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加碼200億 衝刺新能源

台塑企業加碼、加速新能源布局。由台塑四寶、台塑生醫合資,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主導的台塑新智能,因應新能源生態圈、產業鏈整合發展定位,擬定彰濱、彰化、明志科大綠能中心、台南微藻等四大專區基地的新作戰布局,全面快速開展應用版圖。明年除電池芯廠一期完工投產,擬旋即推進二期投資外,更要加碼啟動廢電池回收廠投資計畫。

據台塑新智能規畫,彰濱基地聚焦電芯、模組、電池回收、關鍵材料及零組件;彰化基地為自動化模組產線(含家用儲能、中大型電池模組產線);明志科大綠能中心主責固態電池試量產線、智慧載具開發;台南微藻基地訴求微藻量產線放量推廣。四大基地合計總投資額,約需200億元。

台塑新智能繼兩年前投資韓國電池回收廠後,將和明志科大環資學院、綠能中心合作,規畫明年啟動廢電池回收廠投資,第一期電池回收產線預估投資10億元。台塑新智能更與政府商討,廢電池回收廠將不單局限企業合作聯盟回收,表態可支援台灣電池市場為主軸,擴大國家、產業整體發展能量。

台塑新智能表示,國際對加速推動新能源來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共識已成,除電動車活絡發展外,包括光風熱氫各類新能源及充電、電力能源產業所構建的新能源產業鏈也成形,跨過基本經濟規模化門檻。然而,新能源車成功關鍵在於「穩定充足的電從哪裡來?」,新能源生態圈布建是重點。

有鑑新能源發展在於關鍵材料、規模化電芯產能及產業鏈整合能力,台塑新智能策略不單只有發展電池,而是推展新能源生態圈(循環經濟),串聯產業鏈整合(國際盃、國家隊概念),因而擬定彰濱、彰化、明志科大綠能中心、台南微藻四大專區基地的新作戰布局,全面快速開展應用版圖。

此外,中大型儲能案場布建、3S技術精研(BMS/EMS/PCS)、電動載具開發、智慧充電與微電網技術發展、風光熱氫能研發,及產業、國際策略結盟合作都是將持續推動、布局的項目。


5595a5dfda9df9de3e40123104493190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彭暄貽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