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促產投資補助開跑 半導體和電動車入列

高市府持續推動半導體S廊帶及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今年6月修正高雄市促進產業發展自治條例,調整部分申請補助誘因,提高業者投資意願,吸引發展產業進駐,增加就業機會,高雄經發局10日表示,即日起至7月31日止,受理申請促進產業發展投資補助,總經費額度1億元,半導體和電動車產業都納入策略性發展產業的補助對象。

高雄經發局表示,促產補助對象含文化創意、綠色能源、精緻農業、會議展覽、生物科技、醫療照護、觀光休閒、國際物流、海洋遊艇、智慧電子、資通訊、高加值型金屬製品製造等產業。

該局說,自台積電宣布在楠梓產業園區設廠、鴻海為高雄打造全台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基地,紛紛吸引國內外相關材料、設備供應鏈廠商加碼投資高雄,此次修法將半導體產業、電動車產業納入策略性發展產業,也新增國外上市櫃公司於高雄設立營運據點者,得請領相關補助,盼更多上中下游產業鏈業者齊聚高雄,營造南部最完整的產業生態聚落。

經發局指出,促產補助項目有融資利息、房地租金、房屋稅及新進用勞工薪資,為打造宜居、高科技的城市,高雄市長陳其邁積極推動淨零、數位雙軸轉型,協助廠商製程、技術等轉型升級,並配合國際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鼓勵業者使用低碳、低污染的生產設備,透過融資利息補助降低業者升級或汰換生產設備的成本,兼顧高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經發局說,申請標準為策略性產業在高雄新增投資金額達新臺幣3,000萬元以上、或增加本國勞工就業人數30人以上;每年配合市府政策推動,公告部分產業納為重點發展產業,如:半導體、電動車、文化創意、綠色能源、生物科技、資通訊、智慧電子等,僅需新增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000萬元以上、或增加本國勞工就業人數10人以上。

此外,高雄作為新南向重要的戰略基地,中央與地方合作推出「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今年6月正式啟動,為加速園區的開發並縮短廠商投資進程,企業總部進駐園區經審議會審認合格者,不受上開條件限制得申請補助。

高雄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迄今,累計投資已超過6,000億元,創造3萬多個就業機會,其中,促產補助是吸引廠商投資高雄的重要措施,並配合中央多項戰略產業政策及高市府「緊緊緊」的態度,協助廠商順利投資落地。促產補助自102年實施以來累計核准150案、促成934億元投資、創造逾2.1萬個就業機會,包含光寶、穎崴透過促產補助,有效減輕初期投資成本,加速投資進程,今年6月光寶新廠二期動土,穎崴的高雄二廠也落成啟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