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7月 大陸三大經濟指標全下滑

中國大陸經濟繼續拉警報,繼上周公布7月信貸數據快速萎縮後,統計局15日公布7月主要經濟數據,工業、消費、投資增速均較6月回落,且皆遜於市場預期,反映大陸經濟復甦的基礎仍不穩固。

上述數據公布後,陸港股市由平盤轉跌,滬指一度跌近1%、收跌0.07%,深成指跌0.7%,港股恒生指數跌1.03%。

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2.5%,漲幅比6月減少0.6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增速放緩。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3.7%,增速比6月放緩0.7個百分點。前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3.4%,漲幅較前6月放緩0.4個百分點。

上述經濟數據均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測7月工業增加值年增4.5%,預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4.3%,預計前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年增3.8%。

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待加固。

分項數據看,暑期消費旺季未能改變消費持續回落態勢,7月消費零售總額月減0.06%。統計局表示,消費增速回落主要受汽車銷售放緩影響。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汽車銷量238.7萬輛,月減9%,年減1.4%。

工業增加值部分,受到海內外需求制約,工業增速放緩,7月月增0.01%。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年增1.3%、製造業增長3.9%,其中,高端製造和智慧產品製造發展整體較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1%。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衰退0.5%,較前6月擴大0.3個百分點。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分析,數據反映出外部形勢更為複雜,國內需求仍需呵護,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仍是宏觀政策的重點,同時各項宏觀政策仍有適度刺激、合理寬鬆、及時補強的空間,宏觀政策之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有提升的空間。

龐溟預期,下半年經濟工作將堅持不下猛藥、不搞大水漫灌、不用過強刺激,強調宏觀調控體系更加有力、有效,繼續在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促改革各任務之間有效平衡。


4ad0979f8366d6f364cc02870c802fb9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賴瑩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