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重貶 Q3這4大類股「匯」很賺

資金回流美國,新台幣兌美元貶值潮延續到第三季,7月至9月1日貶值7.26角,幅度已超越第二季,對照第二季台股上市櫃公司匯兌收益721.35億元,第三季匯兌收益很可能超過此數字,再度展現「匯」賺實力,法人點出,受惠股有貨櫃三雄、大型電子股、塑化、壽險等。

美國聯準會(Fed)尚未鬆口轉為降息時間點,資金持續回流美國,新台幣持續貶值,第二季新台幣兌美元貶值6.81角,當季底為31.135元。

距離第三季底還有一個月,但7月1日至9月1日已再貶值7.26角,至31.861元,超越第二季一整季貶值的6.81角,貶值大浪來得又急又快。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今年新台幣疲弱因素眾多,包括我國出口連11個月負成長,美國為抑制通膨、Fed連續升息,再加上升息後經濟表現依舊強勁,年底可能還會再升息一次,2024年將延緩降息,在預期心理帶動下,新台幣貶值、美元升值趨勢仍在延續中。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今年第二季新台幣兌美元貶值6.81角,台股上市櫃公司的匯兌收益合計達721.35億元,主要集中在四大類,包括收取美元的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以美元報價的大型電子股如可成、廣達、緯創、臻鼎-KY、大立光、瑞儀、聯電、台達電、仁寶、新普、群光,採購原物料的台塑化、南亞、大成鋼,以及擁有海外債券與股票部位龐大的壽險業者。

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的第二季匯兌收益合計高達40億元,其中長榮第二季匯兌收益達6.98億元,以股本211.64億元計算,光是匯兌收益就貢獻EPS達0.32元。

今年台股的AI熱門股廣達、緯創營業規模龐大,AI伺服器出貨以美元計價,二家公司第二季匯兌收益分別有17.98億元、13.17億元,帶動單季EPS衝上2.63元及1.16元,驚艷市場。

中華經濟研究院等研究機構預測央行將放手讓新台幣貶至32元,以32元為貶值滿足點的話,屆時第三季一整季或可能貶值超過8角,上市櫃公司第三季匯兌收益可能超過第二季,額外增添獲利成長想像空間。

 

c94402bfb08f1f5a0ed0ed846f5d5108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王淑以

延伸閱讀

激情退散 新台幣周貶1.1分

外匯探搜|弱勢日圓不易反轉 日銀干預也難見效

股匯助攻!壽險7月狠賺711億 創單月新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