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買董事長簡立忠 五大戰略扮中小微企業靠山

櫃買中心去年迎來30歲的「而立之年」,董事長簡立忠去年8月就任後,持續領軍櫃買股債雙引擎發力,不僅催動去年櫃買申請上櫃家數、永續發展債券發行金額「超標大豐收」,今年更對準國家政策「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再擬五大戰略方針,全力扶植中小微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掛牌,並積極打造多元化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協助企業永續轉型。

 簡立忠去年從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升任為櫃買中心董事長,挾在證券圈累計超過30年的資歷,又曾是證交所派駐櫃買中心的法人董事,簡立忠對資本市場「大、中、小」分層的熟稔程度可說是證券圈第一人,這次接任櫃買董座一職,更展現「拚命三郎」性格,上任短短半年便積極推動櫃買多項業務發展。

 展望今年,櫃買中心將以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為軸心,推動五大戰略方針,包括一、力挺中小微,提升櫃買多層次資本市場價值;二、擴大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協助發行人永續轉型;三、引領企業淨零,提升企業價值;四、引進國際創新商品,豐富櫃買市場深度與廣度;五、推動數位轉型,提升市場營運韌性與資安防護。

創櫃板Plus 扶植中小微企業

 特別是扶植中小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掛牌籌資並茁壯,是簡立忠對櫃買中心的主要使命,也是政府建制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框架下,櫃買中心最重要的任務。他以「創櫃板plus」對現有創櫃板制度再做升級:「我在資本市場工作這麼久,資本市場這個平台最重要就是協助產業發展,把國家經濟做起來、提高國民所得,我對資本市場的使命感一致,會拚命經營好這件事。」

 中小微企業「創櫃板plus」,是簡立忠以櫃買市場的定位,以及櫃買中心原有的多元市場架構,最新調整成為「中小型」、「有特色」、「培植新創事業」的板塊,以台灣產業轉型關鍵的發展目標,協助各成長階段的中小微企業循序進入資本市場,致力扮演中小微及新創企業的靠山。

 做法上,櫃買中心在今年1月重磅推出的「創櫃板plus」,預計以培養「加速器」的概念,透過「強化誘因」、「簡化程序」、「分級輔導」及「加強推廣」四大方向,增加申請誘因及案件來源,對獲得櫃買中心合作的產官學各單位推薦協助的中小微創新企業,提供具創新、創意構想之非公開發行企業「輔導」與「籌資」功能:合作的會計師與輔導券商協助公司會計與內控制度建置,創投公會等產官學界協助技術或業務成長轉型。

 未來更規劃辦理「創櫃菁英選拔會」,藉由選拔會活動互動及業務了解,提升創櫃板公司與櫃買家族暨上市櫃公司獲得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投資業務媒合機會;至於青年創業部分,也會與創新育成中心接觸宣導,力邀青年創業家一同參與交流活動。

承銷商可認股 增投資誘因

 在增加投資方誘因上,簡立忠推出一個普遍獲證券圈按讚的方式,就是讓承銷商可以認股直到中小微企業上興櫃,證券圈認為,這正是過去中小微企業難以被證券圈資金關注的主因,現在放寬標準,更有利中小微企業營運資金的取得。

 然而台灣以「科技」為產業發展的主軸,並造就以台積電為核心的「護國神山群」,資本市場資源難免也跟著傾斜到科技產業上,所以簡立忠認為,「創櫃板plus」除了可以協助有意願進入神山群的企業、使台灣繼續壯大護國神山群,這個平台也是為下個護國神山群努力打出一條路,「創櫃板plus平台不限定產業,只要創新、青年創業、產官學推薦……,合於條件的就可以登板了」。簡立忠說,「中小微企業在這個階段上『有資金投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在創櫃板plus平台上的費用都由櫃買中心吸收並與參與的單位共同分攤,這是『功德迴向給資本市場』,因為將創櫃板plus平台規模做大是很重要的事,支持中小微企業快一點長大。」

登錄及輔導家數 成長一倍

 因此今年櫃買中心的目標是新增登錄及申請輔導共80家;較去年40家的目標成長一倍。他表示:「為的就是要協助有前景的中小微企業強化營運體質、提升知名度,只要能夠多幾家企業成功,對資本市場都是加分。」

 簡立忠強調,在創櫃板plus平台上公司不能單看資本額,企業未來發展潛力及前景展望才是重點,而櫃買首要任務就是為這些企業提供良好舞台,協助其提升技術、招募人才、產業轉型、跨領域合作等,才能在資本市場自信發光;他也很有信心地認為,創櫃板plus平台能夠成功,即便多數公司資本額不大,但櫃買市場的高流動性以及櫃買中心貼心的服務,就是吸引公司匯聚的關鍵,尤其隨著資本市場成熟,櫃買各產業聚落也逐漸成形,「在集中市場掛牌的台積電,是台股的護國神山,然許多半導體供應鏈的護國群山,都是在櫃買掛牌。」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