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專家:我32%對等關稅 先爭取減半

32%輸美高關稅9日上路在即,一位長期參與諮商的退役經貿人士表示,短期目標應要設法爭取美方降低32%高關稅,至少先減半,因為豁免對等關稅降為零的難度甚高,且曠日廢時,對等關稅對我中小企業衝擊會很大。另外,財經人士也說,對等高關稅若一直存在,時間一久會衍生投資、消費緊縮,房市蕭條,我今年經濟成長率恐面臨2%保衛戰。

 退役經貿人士認為,即使越南向美國表示願意考慮全面撤稅將美貨品關稅降為零,美國對越南對等關稅也不會豁免,像以色列和美國早有自貿協定,很多貨品關稅都是0,最近又將一些美國貨品關稅降為0,美國仍課以色列17%對等關稅。

 這位談判專家的經貿人士指出,倘若32%拿不掉,不是大廠倒楣,是台灣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會受衝擊。他分析,台灣ICT大廠相當國際化,客戶有很高需求會負擔32%關稅,且早已做完整全球布局,有能力調配海外生產線,短期衝擊不大,即使長期影響也應不會太大,除非是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則另當別論。

 財經人士則說,對等高關稅若持續一段時間,勢必對今年國內民間投資、消費都有影響,我今年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2月預測全年可站上3為3.14%,但受美國高關稅衝擊,恐面臨2%的保衛戰。

 「短期要設法盡速爭取調降32%高關稅,至少應先減半」。退役經貿人士表示,對等關稅要在短期內爭取降為零關稅難度非常高,且時間會很久,應爭取階段性目標,川普揚言要逆差消失才會停止對等關稅,這是一場豪賭的長期抗戰,目前美台之間存在700多億美元(以美國海關到岸價格計)逆差,即使我增加對美採購阿拉斯加天然氣,對美採購提升至10%,也不過10多億美元;另一年採購美豬僅2~3億美元,加上擴大大宗物資,也不可能有太大金額。台灣對美順差6、700億美元要完全消除,有很大困難,財經人士說,這是「流量」概念,每年都有,很難完全消除。

 經貿人士指出,非關稅貿易障礙及美輸台的農工關稅調降可以逐項檢討改進,有助緩和雙方緊張關係,但過去不開放進口原因迄今仍存在,例如保護國人健康,倘若因此造成社會太大分裂,執政黨還是得計算政治成本的代價。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