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做談判籌碼 楊金龍贊同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貿易戰升級,但9日突然宣布關稅暫緩90天,台灣持續和美方協商,對於央銀能否以持有的美債部位,當做談判的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表示,「建議相當好」,如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台灣對美債一向都是長期持有,不是買了又拋售,對降低美國融資成本有所貢獻。

 楊金龍赴立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並答詢時,多名立委關注外匯存底持有美債部位,也有立委認為,持有美債可做為談判籌碼。楊金龍說,對等關稅雖暫停90天,但不確定性揮之不去,關鍵是各國與美方談判結果,各國談判應有成效,「唯一途徑還是要跟美國好好談」。

 先前央行副總裁朱美麗曾在財委會上指出,央行外匯存底有92%去買美債,此一情況也引來立委的關注,楊金龍對此澄清說,,這說法是錯的,目前外匯存底持有美債約8成以上,且央行對美債占外匯存底比重沒有期望值,目前評估8成以上是理想水位。

 楊金龍強調,匯率一直在變動,央行調節是減緩新台幣波動,但不會操控升貶,外匯存底部位中除8成是美債,其餘部位還有歐元、澳幣等一籃子貨幣。

 另有立委提到,美方在談判過程,是否會要求盟友將手中一部分快到期美債,換成超長期低利公債,增持美債同時並協議債券利率?楊金龍直接了當的說「此舉不切實際」,美國公債殖利率是美國金融市場重要影響因子,如果照此發展,投資人信心會受影響甚至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

 他還明確的表示,關稅暫緩當然帶來遞延或連動的影響,不確定性因素沒辦法消除,影響就會持續下去,對金融市場還是會造成波動,面對關稅戰威脅,政府應未雨綢繆,雖有3個月時間可以觀察,但提早準備仍是必要的。

 楊金龍判斷,川普後續談判上會稍微放鬆,但目前中國與美國硬碰硬,這部分還是會對全球經貿造成影響;行政院推出880億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政府是以當前狀況評估,過一段時間後,仍要繼續評估額度是否足夠。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