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超級財報季 AI決勝負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因素,持續壟罩金融市場,鑑於對多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市場上半年關注的焦點重回基本面,尤其美股財報季自下周起,特斯拉、IBM、Google、英特爾(intel)等多家大咖打頭陣,市場主要關注三大重點,分別是AI需求前景、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以及關稅對後續營運的衝擊。

至於4月底至5月初這段期間,還有微軟、Meta、蘋果、亞馬遜、超微(AMD)等接力登場,科技業如何看待關稅政策的推出,對未來產品價格及終端需求影響的影響,為市場的聚焦點。

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兆豐投顧專業副總經理黃國偉等專家觀點,對本次美股超級財報季表現預期中性,認為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對台股激勵作用有限,但包括AI需求前景、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能否維持高檔、和關稅對公司後續營運的衝擊等。

隨市場對全球貿易戰擔憂的升溫,美國企業財報季成為市場關鍵觀察點,後續即將出爐的科技巨頭財報,包括台灣時間23日的特斯拉、24日的IBM以及25日的Google、intel,另外,4月底至5月則還有微軟、Meta等多檔接連報到,最終並由輝達壓軸,相關的台廠供應鏈正在靜觀其變。

陳奕光表示,本次公布的美股財報預期表現中性,儘管ASML財報失色,但後續將公布的四大CSP廠、蘋果等業績表現可望與多數台廠相同,因受惠美關稅政策生效前的急單效應,而帶動第二季拉貨動能續強,預期財報表現對股市有正面影響,但隨後要面臨的是,市場對提前拉貨後的下半年,恐旺季不旺的擔憂,故對股市應以短多解讀。

黃國偉也點出,本次美股財報季主要聚焦「檢視AI需求成長動能」、「資本支出是否調降」兩大焦點,受關稅衝擊,相關科技大廠下半年財測恐轉趨保守。

然預期本次科技巨頭法說,應會持續觀望關稅政策走向,不會對下半年業績展望釋出太多資訊,當中財年由7月開始的微軟,可望搶先透露蛛絲馬跡,惟先前微軟傳出砍單傳聞,預估本次不排除出現資本支出增幅減少的情況。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相對樂觀,他直言受關稅影響,目前研調機構普遍下修企業獲利5~6個百分點,然預期提前下修的動作,為美股財報打上了預防針,讓後續財報優於預期的機率增高;此外,輝達GB200本季將開始大舉出貨,可望挹注台鏈業績走揚,看好輝達概念股、「老AI」股有望重出江湖。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