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舉國體制優勢拚AI

在中美科技戰下,中國正全力推動人工智慧(AI)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5日強調,面對新一代AI技術快速演進的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還要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集中力量突破高階晶片、基礎軟體等核心技術,建構自主可控的AI基礎軟硬體系統。

 綜合外媒26日報導,中國日前低調撤銷對美國八類半導體產品徵收的125%報復性關稅,此舉顯示,中國在持續升級的貿易戰中,試圖減輕貿易戰對自身關鍵科技產業的衝擊。

 報導指出,儘管中國近年在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上取得進展,但仍高度依賴從美國、台灣、韓國、日本及荷蘭進口的晶片與半導體生產設備。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價值117億美元的半導體。

 另據新華社26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25日針對加強AI發展和監管進行第20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會中指出,中國近年完善AI頂層設計,系統性推進科技與產業發展,但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仍存在缺點。要正視差距,全面推進AI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完善AI監管機制。

 習近平表示,政策支持對AI發展很重要,應運用智慧財產權、財政稅收、政府採購等政策,推進科技金融與AI全階段教育。

 路透報導,專家分析,過去一年,中國在AI發展上已逐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尤其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在今年1月推出開源推理模型R1,宣稱使用較低階晶片訓練,開發成本低於西方競爭對手,震撼全球科技界。此舉挑戰美國制裁阻礙中國AI發展的假設,也顯示中國在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後,正加緊迎頭趕上。

 市調機構艾瑞諮詢指出,2025年初,DeepSeek以開源策略及高效低成本架構,推動中國AI產業加速發展。中國各地與國企積極投入,把大模型與業務情境深度整合,為2025年中國AI市場的快速增長奠定基礎。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