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稅協議拍板 半導體業赴美設廠終於可以安心「稅」了

美日最新關稅協議拍板,日本輸美商品對等關稅降至15%,並在半導體、藥品等關鍵領域取得美方從優待遇承諾,減緩半導體業赴美設廠的關稅壓力。相較先前25%稅率,負擔大幅降低。

 半導體建廠約六至七成成本來自機器設備,包括ASML曝光機、東京威力科創(TEL)塗佈/顯影機等,皆屬先進製程關鍵設備。根據SIA估算,1%關稅將拉高建廠總成本0.64%,若課徵15%,成本恐增9.6%,對業者衝擊不小。

 業者指出,為維持品質一致,台積電在海外生產會複製台灣經驗,包括導入相同機台與化學材料配方。日系供應商如三井化學、關東電化、大金工業等,在氣體與特殊材料領域占有優勢,因驗證週期長,材料一旦導入便難更換,若進口美國被課重稅,勢必墊高成本。

 雖然台積電具備轉嫁能力,但不會完全由客戶吸收,未來美方可能對已投資者提供落日條款或抵免優惠。值得注意的是,自詡為談判前線的台灣未能搶得關鍵條件。業界坦言,美方視業者赴美為避稅選擇,不給特例;川普強硬立場下,關稅威脅難以逃避,設點愈早者將掌握先機。

(相關新聞見A2)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