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贏中國 美AI計畫法規大鬆綁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AI峰會公布「AI行動計畫」,概述政府在AI領域實現全球主導地位的願景,提出從監管、審查到資金運用的六項建議政策,並在現場簽署三項AI行政命令,包括加快數據中心建設許可、促進AI國際出口,以及禁止政府採購有偏見的AI技術,致力加速AI發展。

此一堪稱國家的戰略,為AI創新及基建業者帶來重大利多,川普闡述與中國技術軍備競賽的利害關係,誇口「一場定義21世紀的戰鬥」,「美國將贏得這場競賽」。

川普簽署的第一項行政命令旨在確保數據中心盡快獲得批准。該計畫呼籲透過放寬環保法規並利用聯邦土地來加速資料中心建設,並允許企業建造自有的發電廠,不必再仰賴有百年歷史的電網。第二項命令是開始建造安全可靠的核子反應爐。川普表示,隨著AI和雲端運算資料中心在全國各地激增,美國電力需求停滯二十年後,今年創下歷史新高,他承諾美國將增加與中國一樣多的發電容量。

第三項命令是禁止聯邦政府採購被注入黨派偏見或意識形態議程的AI技術,強調必須建立單一聯邦標準,「不能讓50個不同的州來監管這個未來產業」。

篇幅長達23頁的「AI行動計畫」列出六大重要建議政策:一、制定一套精簡的全國性AI策略,在鼓勵創新的同時,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監管。這個框架應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避免採取單一的限制措施。

二、聯邦研發資金應優先分配給支持開放創新、尊重自由市場,並避免過度監管的地區,確保納稅人的資金用於真正促進AI成長的地區。

三、廢除監管嚴苛的拜登第14110號行政命令,改以支持產業自律、輕度監管,並由民間主導自願標準制定的方式來取代。

四、鼓勵建立AI測試區與監管沙盒,讓企業在真實場景中實驗,並享有暫時的監管彈性,此舉可促進快速試驗與負責任的創新。

五、在尊重各州立法自主的前提下,聯邦政府應協助各州分享最適合的監管措施,並避免出現重複或相互衝突的規範,造成AI發展碎片化。

六、為與AI有關的基礎建設項目(如資料中心、運算設施與邊緣網路)提供快速審核通道,消除冗長的行政程序,加速新技術部署。

(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