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衝擊 壽險資產大瘦身

新台幣4月、5月暴力升值,讓坐擁龐大海外資產的壽險業「身家」大縮水。中央銀行統計顯示,國內壽險業資產罕見連三月萎縮,截至今年5月底跌至35兆3,303億元,寫2024年2月以來、近一年半最低紀錄。

統計顯示,今年3月至5月壽險業資產持續「瘦身」,2月資產突破37兆元大關,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後,連三月溜滑梯。近三個月以來資產累計蒸發1兆6,788億元,相當於2024年全國稅收的四成。3月、4月與5月資產分別減少415億元、9,023億元與7,349億元。影響所及,壽險業資產在今年4月與5月分別年減0.28%與2.49%,其中5月年減2.49%,為史上最大減幅。

壽險公司握有龐大的壽險資金,卻苦無去化之路,長期以來有約六成的部分投資海外,根據央行統計,壽險海外資產連兩月劇減。今年5月底壽險海外資產餘額跌至20兆4,616億元,為2023年6月、逾兩年來首度失守21兆元大關。單看5月,海外資產大減逾兆元、達1兆2,953億元,為史上最大減少金額;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幅度達7.75%,同步寫下1997年1月以來以來、近28年半最大跌幅。

金融圈高層分析,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後,新台幣匯率隨即在4月與5月上演狂飆行情,其中,4月勁揚1.165元,升幅高達3.64%,壽險業海外持有的大量美元資產,折成新台幣後劇烈縮水;且這波升值在5月愈演愈烈,單月升值2.088元、大升6.98%,創1989年4月以來、逾36年單月最大升幅,壽險業資產與海外資產總額同步再「瘦身」。

壽險業高層表示,壽險業的資產與海外資產餘額出現大幅萎縮,主要是今年4月與5月遭遇新台幣「史詩級升值」,儘管市場傳出,因應暴力升值,不少業者大舉出脫美債與美股、降低損失,但實際上,壽險業賣海外股票的盛況大於賣海外債券,且這些金額並不影響大局,帳面數據大幅縮水,最主要的關鍵,還是新台幣匯率強升。

 回顧今年3月底,新台幣還在33.182元,4月底跳升至32.017元,這波升勢令美元投資人大為驚慌;沒想到新台幣「沒有最強、只有更強」,5月2日與5日暴衝、快速奔至30.145元,兩天內爆升1.872元,出口廠商與壽險業者成為最大苦主。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