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匯出拳 柳樹論vs.真金白銀

央行總裁楊金龍為維護出口競爭力,6月底揮出「金龍拳」,在眾人驚呼聲中,新台幣匯率從強升翻為重貶,實際上2010年底、2011年初匯市也曾上演相同戲碼,雖都是「看不見的手」伸進市場,但專家眼中,前後任總裁做法顯著不同。前總裁彭淮南是採取一段期間都在尾盤「作價」,讓匯價猶如「柳樹」隨風擺動的策略,現任總裁楊金龍拿出「真金白銀」,火力集中在季底當天,似出口大廠半年報的「避雷針」,7月1日後恢復日常操作。

 資深匯銀主管說,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曾在2010年底、2011年初上演盤中高低震盪逾1元的瘋狂戲碼,受中國人民銀行二次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影響,新台幣大幅升值,彭淮南不管盤中怎麼升,尾盤央行都會進場把匯價拉下,隔天匯價回升,央行重施故技把匯價壓回,令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5日這五天,收盤價與盤中最高價落差逾1元,被稱為「1元體質」。

 相較之下,央行今年5月與6月為抑制對等關稅引發的新台幣爆升效應而進場調節,6月30日當天,盤中成交價與收盤價出現8角落差。匯銀主管觀察,楊總裁和彭總裁最大的差異是,下重手壓匯價只在6月30日,7月1日後便降低進場干預力道,「只守這麼一天」,像是「避雷針」,降低科技產業帳面上的損失。雖看起來都是午後發動、讓匯價由升翻貶,楊金龍做法是投入「真金白銀」、抑制台幣匯率升勢。

 而央行大買美元阻升,會產生兩大跡象:一是當天匯市成交量易暴增,至少20億美元起跳,二是當月外匯存底劇增,5、6月外匯存底分別大增101.16億美元與54.84億美元,6月底外匯存底餘額已達5,984.32億美元創新高。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