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亂局 終將回歸自由貿易

川普這一陣子像國稅局,天天寄稅單,好像各國都欠美國,自4月2日川普宣布解放日,獅子大開口對這國課20%,對那國課40%,好像美國贏了,事實恰好相反,美國會傷的更重。

 沒錯,如今川普的對等關稅讓各國屈服,然而各國排隊與他協商,給了美國零關稅,到美國投資,對美開放市場,換得了什麼結果?越南20%,日本15%、韓國15%、台灣20%、印度25%,這些稅率是外加的,出口到美國的稅率是原稅率再加對等關稅,談了半天,美國享有零關稅,各國輸美卻要支付20%、40%的關稅,這非僅不平等,也違背WTO的最惠國待遇(MFN)原則。

川普的三道隱形風險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依川普的如意算盤,藉關稅逼各國赴美投資以重振美國製造業,然後迫各國對美降至零關稅又可以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加以匯率施壓,美元貶值,如此一來美國出口無人能敵,這套邏輯看似天衣無縫,卻忽略了三個風險:

 第一、時間的風險:投資不是說來就來,從規劃、選地、建廠房、買設備到試營運、量產、出口至少要三、四年,投資不像關稅說升就升,喊降就降,中間還有許多變數,在日本經營很好的企業,在美國未必能複製成功。如果這麼簡單就可以重振製造業,美國早就成功了,何以歷任總統用盡辦法,美國製造業占GDP比率仍由昔日20%降至目前的10%?

 第二、各國結盟的風險:依GATT第24條規定,兩會員關稅要互惠,而不讓別國享有,就得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讓絕大多數產品降至零(substantially all the trade),這是MFN的例外,但如今川普迫使各國簽的協議非但不是自由貿易協定,根本是不平等條約,如今各國忍辱妥協只是一時,古人云:「夫民懷敢怒之心,畏不敢犯之法,以待可乘之釁,眾心已離,而上之人且恣其虐以甚之,此桀紂之所以亡也。」如此看來,各國結盟抗美,是遲早的事。

 第三、全球大蕭條的風險:改善經濟問題就像數學聯立方程式的求解,而非解單一算式,過去美國認為匯率不公,迫使日、歐簽署廣場協議,各國匯率升值了,但美國出口依舊不振,於是又使出特別301,同樣也無效,又是232,又是337,還是沒有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影響產業發展的原因太多,把聯立方程式當單一算式來解就是一大錯誤,這一條式子的解方,正是那一條的毒藥。

 如今川普以舖天蓋地之勢調高關稅,好像可以改善美國經濟,卻拖累別國景氣,市場反撲是遲早的事,1930年代美國的斯穆特-哈里法案(Smoot-Hawley tariff)把關稅調升至60%,然而保護主義為美國帶來的不是春燕,而是四年的大蕭條,那時如此,今日亦然。

 看到川普,不免讓人懷念二戰後的政治家,在他們努力下,歷經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WTO前身)八個回合談判,才讓全球平均關稅由戰後的40%降至如今的3%。

市場反撲是遲早的事

 以去年而言,美國工業產品實質稅率2.0%、歐盟2.4%,中國大陸2.3%,星、港甚至降至零,正是自由貿易的環境,全球出口才會每十年翻1倍,惟晚近十年在川普的干擾下,擴張率已降至24%,貿易戰的傷害於此可知。

 記得1999年底WTO在西雅圖召開部長會議時,美國總統柯林頓向反對自由貿易者表示:「美國人口只占全球4%,但GDP卻占全球22%,若不把多出來的產品賣給其他96%的國家人民,美國的經濟將無法成長。」

 他呼籲那些敵視自由貿易的美國人民,要理性思考。柯林頓這席話正是對川普的警告,任憑川普再橫行,總統任期也不過四年,全球終將在市場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下,夷平川普的對等關稅,回歸自由貿易。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