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開首例 企業間不挖角協議涉有違法風險

國際間企業進行併購時,可能涉及競爭法下的結合審查。今年6月間,歐盟出現一個具有指標性的案件,認定兩家大型食物外送事業參與聯合行為而違反競爭法規範,處以共計3.29億歐元的罰款。歐盟執委會指出,這是首次針對勞動市場的聯合行為加以處罰,顯示競爭法對勞動市場聯合行為之介入的趨勢。

 受罰的是Delivery Hero和Glovo兩家食物外送事業。Delivery Hero總部位於德國,業務範圍涵蓋全球70多個國家/地區,其中16個位於歐洲經濟區。Glovo總部位於西班牙,業務範圍涵蓋全球20多個國家/地區,其中8個位於歐洲經濟區。2022年7月,Delivery Hero獲得了Glovo的唯一控制權。歐盟執委會調查發現,在Delivery Hero獲得Glovo的唯一控制權之前,兩家公司就已經透過反競爭協議,消除了彼此間的競爭。

 這些協議,包括:一、互不挖角:Delivery Hero收購Glovo少數非控制股權時,所簽署的股東協議中,即包含了針對特定員工的互不聘用條款。不久,更擴張為雙方均不得主動和對方員工進行接觸,但不包括外送員。

 二、交換商業敏感資訊:由於Delivery Hero持有Glovo的少數股權,使得兩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團隊之間建立密切關係,其交換的商業敏感資訊包括商業策略、價格、產能、成本和產品特性等資訊,這也造成這兩家公司能夠協調、並影響各自的市場行為。

 三、劃分地理市場:兩家公司協議劃分歐洲經濟區的線上食品配送市場,包括:消除彼此之間所有現有的地理重疊;避免進入各自的國家市場;以及針對雙方均尚未涉足的市場,協調由哪家公司進入。

 上述協議,便是屬於勞動市場的聯合行為。歐盟執委會認為上開協議不但減少消費者和商業夥伴的選擇,也減少了員工的機會,並削弱了競爭和創新的動力。由於兩家公司都承認參與聯合行為並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有利於反壟斷的快速執法並節省執法成本,因此將罰款減免了10%,但兩家公司仍需各自負擔上億歐元的罰款。

 歐盟雖是在今年6月才對勞動市場卡特爾首次進行執法處罰,但其以《競爭法》介入勞動市場聯合行為的立場,卻早已可見端倪。歐盟在2024年5月間發布的《競爭政策簡報》文件,即以「勞動市場反托拉斯」為標題,並指出「固定薪資協議」以及「不挖角協議」將是《競爭法》介入時的執法重點所在。

 該文件指出不挖角協議具有許多類型,例如「不僱用」協議,指的是雇主同意不主動或被動僱用參與協議其他方的員工;而「不招攬」(也稱為「不主動聯繫」)協議,則是雇主僅同意不主動向其他雇主的員工提供工作機會。此類協議可能是單向的,即僅約束其中一方;Delivery Hero收購Glovo案的互不挖角協議,則雙方均同受約束。此外,不挖角協議可能僅涉及少數幾方,也有可能是擴及整個行業範圍的。但不論其類型為何,均不影響適用競爭法的空間。

 由歐盟的政策聲明和具體執法行動可看出,《競爭法》對勞動市場的介入,已有逐步增強的趨勢,事業在處理國際商業事務時,宜納入《競爭法》思維審慎評估與決策,以免不慎觸法。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