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打哆嗦 陸將加碼新政策

受全球關注的大陸經濟發展指標,8月持續呈現疲軟跡象,繼出口成長大幅下滑,最新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增長均有所放緩,且失業率小幅上升,房價及銷售、投資年月增全面下滑,內外挑戰嚴峻,讓中國經濟面臨成長下滑的可能性升高。

數據公布後,大陸國新辦宣布17日將由商務部、發改委、文旅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負責人,介紹擴大服務消費有關政策措施。分析指出,關稅衝擊致出口不穩定加上內需動能不夠強,以及大陸遏制極端競爭的反內捲可能抑制過度生產和投資,加劇北京進一步加碼刺激經濟政策的急迫性。

 中國統計局15日公布8月宏觀數據,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年增速均全面下滑且低於市場預期,稍早公布當月出口增速亦明顯放緩,此刻正值中美貿易談判進入深水區,關稅戰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產生的衝擊,令外界憂慮。尤其5月起就兩國互徵高關稅進入談判,美國與其他國家也處於談判期間的關稅暫緩期,貿易商藉此時間點大力「搶出口」、「轉出口」,讓中國上半年經濟保持一定熱度,前兩季GDP增長率分別為5.4%、5.2%。當時市場對中國達成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感到樂觀。

 但8月起美國對各國徵收新的關稅稅率,中國經濟數據近月也出現搶出口、轉出口消退後的放緩跡象,尤其「三駕馬車」的投資、消費及出口皆明顯放緩,美國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措施,對中國下半年經濟影響開始顯現。

 另8月大陸工業增加值年增5.2%,較上月放緩0.5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的年增5.6%。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4%,創去年11月來新低。投資部分,今年前八月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增幅較前七月大降1.1個百分點至年增0.5%,為2020年以來同期最差。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減2.3%,降幅較前七月擴大0.8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12.9%,較前七月放緩0.9個百分點。

此外,稍早公布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近三年處於收縮區域,8月年減2.9%。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在零增長率附近徘徊。

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強調,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運作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階段要進一步實施好消費提升專項行動,積極穩就業促增收,完善消費環境,更好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市場穩定發展。

(相關新聞見A2、A10)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