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端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 王美花:業者先於11月底提意見

晶片無所不在,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祭出半導體管制,行政院今(27)日表示,將偕同經濟部等部會提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強化租稅優惠、鼓勵從事研發跟鬆綁人才延攬等相關法規。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業者的建議預計於11月底提出。

半導體產業對台灣至關重要,透過專業分工及群聚效益,已建構完整生態系,成為國家主力產業。我國IC製造占63%全球第一、IC設計占22%全球第二、IC封測占58%全球第一。美國日前對中國大陸的管制,包括透過製程設備、先進運算晶片與超級電腦、人員限制、增列實體清單等做法。

經濟部於27日在行政院會報告「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管制及我方因應策略」,並表示雖然這次管制對台灣影響有限,但在面臨美中科技戰及全球分散生產基地之趨勢下,政府應要有更大格局和戰略性思考,將擘畫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以確保台灣的領先優勢。

王美花表示,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將和業界同步商量,會看台灣維持關鍵地位還有哪些能更有策略來做,除了近期產創條例針對研發跟高階設備的優惠會趕快推出來,目前已經送行政院,業界也會關心人材才分能不能吸引、大陸對台灣人才挖腳狀況如何防堵。該策略會在業界端出想法並做溝通後提出,時程上會愈快愈好,但也要看業界提出時間,初步預計業界提出意見的時間是在11月底。

針對人才部分,教育部長潘文忠補充,國內有六所大學成立半導體研究學院,跟業界有充分合作,第一階段以招收研究生跟博士生,為主,一個學院100人到120人,第二階段擴及學程跟在職進修,規畫針對大學學生跟在職進修的學生,一方面是提高數量一方面是專業能力上可以快速反應業界需求,會在半導體研究學院基礎下做推動。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美國對中國大陸晶片管制,是精準到位又在行,政府將分別在設備、技術跟人才等多管齊下,而人才至關重要,除了自己人才要養成,半導體學院的布局,還有對在大陸工作有美國國籍跟持綠卡人士有所限制,是否有機會會爭取來台,人才將有加乘效應;還會思考設備在地化可能性等,因勢利導找出機會,把相關影響降到最低,目前評估產業面影響有限,而這次政府不會只是持續策略,而是將原來有效、正確策略強化,並在這次管制中找出空間更加發展,會跟業界好好討論。

對於兩岸貿易往來頻繁,台灣出口是否受到負面衝擊?王美花說,台灣生產出來半導體有六成賣到中國,包含大量電子消費產品,蘋果手機、筆電等在大陸組裝,需要把晶片賣到大陸,但管制部分只有特定規格,應用在高速運算、AI晶片等,不是消費品,只有少數公司有這樣需求,經濟部盤點以後非常少,影響很有限。

至於美中科技戰擴大是否會影響明年的經濟力道?王美花則說,科技上做競爭,會不會有衍伸部分,會戒慎恐懼,如果就現在規範來講,台灣高階晶片跟群聚效果,會持續讓產品銷售出去,還是很有優勢地位。而影響明年經濟有更多因素,包含俄烏戰爭後續能不能緩和,還有全球通膨、升息等恐將影響各國經濟表現,惟出口為導向確實是連動的。

羅秉成也轉述蘇揆在院會上表示,世界局勢詭譎堆變,沒有煙硝戰爭早已開始,在產業、經濟都無所不在,半導體無所不在,製程很複雜困難,台灣在國際產業鏈占有一席之地,但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40年來的累積跟努力,這一席之地怎樣好好維持跟發揮,使我們不可或缺跟屹立不搖仰賴大家努力。

蘇揆說,今天是危機是轉機,是利基也是根基,大家要戒慎恐懼,從方方面面做好,美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管制,我國的因應策略非常重要,惟共同檢視分析後,相關管制禁令集中在高階運算運用跟製程設備,對半導體業者影響有限。

蘇揆說,台灣半導體愈好世界經濟就愈好,台灣會站在世紀隊伍中,持續做出貢獻。為維繫半導體進爭利跟關鍵地位,政府有必要全力協助,除提供水電土地等優質基礎投資環境,已指示副院長沈榮津與相關部會跟業界研擬,提出半導體發展戰略,強化租稅優惠、鼓勵從事研發跟鬆綁人才延攬等相關法規,政府將全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產,會和業者站在一起。

蘇揆說,美中基於國家安全作為或產業發展種種作為,台灣始終站在正確一方,站在國際隊伍中,用最能遵守國際規範,讓夥伴放心,在世界隊伍中發揮力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