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富邦銀行發布首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

台北富邦銀行(30)日發布首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CFD)報告書,創國內銀行之先,建構「探索型」氣候變遷風險情境!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排碳過程,有許多機會和風險,銀行為低碳轉型的重要推手。北富銀因應氣候變遷,今年整合內部資源,建構「完善組織氣候風險管理」、「低碳轉型金融」、「建立低碳營運模式」、「發揮氣候影響力」四大面向的行動與目標,以提早準備,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北富銀TCFD報告書依循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建議之框架,以及「本國銀行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進行資訊揭露。此報告書以客觀、量化的方式評估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提前規劃因應之道,同時也提高資訊透明度,強化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具有三大特色。其一,依循國際通用的碳核算金融聯盟(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PCAF)方法學之八種資產(含2022年底新增之主權債券及主權貸款),進行全面性投融資組合的財務碳排放量盤查,目前覆蓋全行投融資部位達80%以上。相較2021年,北富銀2022年底投融資餘額提升約4.8%,財務碳排放量下降51.7萬噸(約6.4%),優於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 提出企業每年減碳4.2%之標準。

其二,為追求更精準及全面的氣候變遷情境分析對銀行之財務衝擊評估,北富銀以金管會規定的「監理版氣候變遷情境分析」為基礎,運用細緻化產業及區域資料,針對國內企業授信、國內個人房貸授信、國內外股權投資及自有營運據點進行「進階版氣候變遷情境分析」,評估信用、市場及作業風險。另因應台灣2022年3月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北富銀參考國外認可的方法學建構「探索型」氣候變遷風險情境,評估對北富銀的財務衝擊,能更貼切反映未來在氣候風險衝擊下的資產曝險狀況。

其三,北富銀首度針對國內股權投資、債券投資、商業貸款計算隱含升溫指標(Implied Temperature Rating, ITR),透過此指標可更清楚瞭解北富銀投融資部位之估計升溫狀態與「1.5度升溫」目標之差距。與2021年相比,2022年底北富銀在國內股權投資、國內商業貸款的ITR溫度指標皆下降,顯示北富銀執行投融資組合減碳持續朝1.5度升溫路徑邁進。

北富銀實踐永續不遺餘力。為「完善組織氣候風險管理」,近年陸續新增及修訂與氣候、永續相關的政策與辦法,2022年底在授信及投資審核流程納入氣候因子,明定氣候風險三道防線。

此外,北富銀亦首度公開SBT之營運減碳及財務碳排相關目標,並首次制定投資業務的限制性承作項目,鼓勵更符合淨零目標的經濟活動,至2040年後,不再新增「燃料煤開採/運輸」、「燃料煤發電」、「非典型油氣」中未提出與巴黎協定目標一致減碳轉型計畫的企業,透過積極行動響應國際「2050淨零碳排」目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