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看古錢!央行券幣數位博物館 今年力推「錢塵往事」特展

暑假天氣熱不想出門人擠人,民眾上網逛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消磨時間又可長知識。央行為充實券幣數位博物館內容,增加趣味性、知識性與教育性,每年7月於該網站「虛擬展覽館」推出線上主題特展,2023年主題為「錢塵往事」,展出史博館從遠古至清末的錢幣、銀錠及銀元等50件館藏。

央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表示,這次選擇以「錢塵往事」為主題,區分為「遠古貨幣」、「歷代法幣」及「邁向銀本位」等三個單元,作個別專題介紹,展期自7月起至明年6月底止。

鄧延達說明,首先是遠古貨幣,展示夏商時期的貝幣及春秋戰國的布幣、刀幣與圜錢,其中,遠古時代都使用貝幣交易,但由於耗損量大,後續慢慢演變到戰國時期的布幣,而如今包括央行、台灣銀行及財政部的標誌,都是以布幣概念設計。

其次是歷代法幣,展示秦半兩、漢五銖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所發行的通寶。鄧延達舉例,秦半兩是「外圓內方」的造型,也因此被民間俗稱為「孔方兄」,至於後續的漢五銖,則是中國歷史上正式將鑄幣權集權中央。

最後是邁向銀本位,此單元展示銀錠、元寶與銀元等代表邁向銀本位制的貨幣。

鄧延達表示,古錢幣是先民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也承載著鑄造當時的審美觀、文化意涵與貨幣主權;央行希望透過本次特展,帶領大眾回首「錢塵往事」。未來央行也會繼續增補充實本博物館網站內容外,並將不定期推出各類主題特展。

觀察歷年虛擬特展參觀人次,根據央行統計,前年特展參觀人次達7,803人,去年增加至8,807人,以此成長幅度,今年有望首次破萬人參觀。央行也補充,券幣數位博物館於2020年改版至今,累積造訪人數已經達10.8萬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