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住宿餐飲兩金童 推升6月NMI大幅翻揚

今年台灣經濟全靠內需推升台灣GDP動能,中華經濟研究院4日公布的6月台灣非製造業NMI走升至54.6,且NMI未來展望指數出現2022年4月以來的「首次」呈現擴張,指數大幅攀升8.3個百分點至50.1。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點名兩類產業:金融保險、住宿餐飲的加持,6月產業NMI同步大幅翻揚到64.7、64.6,較上月分別大升13.5、7.8個百分點,是推升6月NMI 閃亮亮的要項。

葉俊顯指出,金融保險業6月NMI指數單月往上升,最主要是因為美國銀行業並沒有再出現破產風暴,加上台股近期漲勢,分行業之產險業步出防疫險危機,均讓業者實際感受景氣好轉;住宿餐飲零售、旅遊業等對未來展望呈現樂觀。此外,6月批發業NMI指數好轉,來自少數大廠出現短急單的現象、廠商降庫存的效應,同時預期中國政府將推出振興政策,和美國通膨緩暫緩升息,都有帶動6月產業NMI對未來景氣的展望。

6月NMI調查中,八大產業中有五大產業NMI 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金融保險業(64.7)、住宿餐飲業(64.6)、教育暨專業科學業(57.0)、營造暨不動產業(52.6) 與零售業(51.4)。批發業(42.3)、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7.1)與運輸倉儲業(47.2)NMI則呈現緊縮。

對於未來六個月展望部份,NMI八大產業中有五大產業回報呈現擴張,各產業依指數擴張速度排 序為住宿餐飲業(70.8)、金融保險業(56.3)、零售業(56.3)、教育暨專 業科學業(54.7)與運輸倉儲業(51.9)。營造暨不動產業(32.8)、批發業(42.9)與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6.2)則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

儘管內需產業今年來的興旺,補強台灣今年GDP的動能及表現,葉俊顯提醒,不少業者反映2023年上半年營運表現較2022年下半年的預期「還要不好」,一則是受到製造業表現趨緩的影響,另部份是報復性消費力道轉至國外,第三點是業者持續面臨勞動成本及人力短缺,原物料價格攀升的壓力等,服務收費價格調漲速度卻跟不上成本的攀升,所以因此營運展望調查顯示非製造業的利潤率持續下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