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AI 美股牛氣旺到郵輪、營建股也瘋漲

今年美股牛氣沖天,除了與AI相關等七大科技股帶頭衝鋒陷陣,根據Minerva Analysis創辦人布魯克斯(Kathleen Brooks)指出,這波多頭漲勢也擴展到其他類股,像是郵輪、營建股也都上演逆襲飆高的戲碼。

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6月狂升6.5%,締造2022年10月以來最佳單月表現。不過部分人士擔憂,由於年初以來這波漲勢多集中在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輝達、Meta、亞馬遜與特斯拉等七大科技股,導致反彈動能恐將難以持續。

不過被分析師視為牛市是否穩健的重要指標-市場廣度(Breadth)而言,7月首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在200日均線之上的比率達到65%,創下2月中以來最高,凸顯美股漲勢已蔓延到其他類股。

布魯克斯在接受訪問時指出,雖然七大科技股仍是支撐美股續航主力,「不過這波漲勢正在擴大,其他領域股價也相繼創下52周新高」。

布魯克斯指出,若仔細觀察今年美股漲勢前十大個股,除了輝達、Meta和特斯拉外,還包含工業巨擘奇異、營建廠商PulteGroup與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和挪威郵輪等三大郵輪業者。

Jackson Square資本公司創辦人葛拉漢(Andrew Graham)也表示,市場廣度自5月底已經逐漸改善,當中被投資者認為是分散投資的最佳標的就是郵輪股,這也讓它躍升成為今年第二季美股表現最好類股。

瑞銀資訊長海法爾(Mark Haefele)認為,郵輪、營建股能在這波漲勢異軍突起,主要是上半年科技股漲勢太過驚人,投資人開始獲利了結,進而帶動市場資金輪動至落後補漲類股。

不過分析師也警告,這波漲勢能否延續將面臨五大風險,它們分別是財報季登場、企業獲利恐將表現疲弱;美債殖利率倒掛不斷加劇、暗示衰退即將來臨;全球經濟前景陰霾罩頂;高利率導致金融壓力加重;以及美股漲幅已大,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拉回修正危機。


工商時報 蕭麗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