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台東稻米品質優良遠近馳名,關山鎮梓園碾米工廠配合有機農業政策,2020年號召成立連綿100公頃的有機水稻栽培區,然2022年出現稻黑椿象大量發生的情形,一時間各項有機可用之防治方式成效皆相當有限,農友甚為憂心。
在農委會的指導下,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中興大學等單位共同努力合作,一年內研發出有效的稻黑椿象有機防治策略,讓原本已打算放棄有機栽培的60多位農友,重新燃起堅持有機栽培的信心。
台東場指出,稻黑椿象為台灣早期水稻五大害蟲之一,1970年代化學農藥普遍使用後已鮮少發現。關山鎮水稻田區轉行有機操作3個期作後,2021年第2期作收割時於部分田區出現大量稻黑椿象成蟲,當期作全區100公頃收成僅有機栽培正常收穫量之7成,損失相當慘重;而2022年第1期作結束時,田間稻黑椿象成蟲總數估計達上億隻,產量降至約300公噸,部分為害嚴重田區幾乎無收成。本期作經由臺東場與各單位攜手合作下,產量已恢復正常水準,達410公噸。
為解決稻黑椿象危害問題,首先需將害蟲族群數量在短時間內壓制下來,2022年第1期作於田間施用有機農業可使用之商品化防治資材,並於夜間架設燈光進行誘殺,惟效果皆不理想。
在田間調查過程中,國立中興大學副教授莊益源的研究團隊與台東場研究人員於該田區所採集的稻黑椿象樣本裡,發現有被真菌感染而死亡的個體。此為轉行有機操作後,未施用殺菌劑的環境條件下才比較會有微生物天敵的出現。
莊益源團隊經分離菌種,再接種感染稻黑椿象,其中編號「黑殭菌YCC604」於2022年第2期作進行小規模田間試驗時,防治成效優良。另台東場開發之「黑殭菌TDMA01」於今年第1期作經由田間試驗證實,可同時有效防治稻黑椿象成蟲與若蟲,單次防治成本每公頃僅約2千元。未進行黑殭菌防治的試驗對照區,產量損失達40%,每公頃減產2,000公斤,顯示黑殭菌TDMA01具經濟效益且有發展成微生物農藥之潛力。
台東場研究人員採集稻黑椿象卵塊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第一批帶回的卵塊即出乎意料的發現,被寄生率竟超過95%,此亦為有機操作未施用殺蟲劑的環境條件下,才能有如此高的寄生蜂天敵族群。隨後在苗栗場的協助合作下,成功建立黑卵蜂的飼養技術。本期作於田間釋放達100萬隻寄生蜂,使稻黑椿象卵被寄生率高達9成以上,有效壓制族群增加。
台東場針對有機水稻稻黑椿象危害,提出綜合管理策略:首先利用稻黑椿象成蟲偏好遷移至植株茂密稻欉為害之習性,於2022年12月即邀請梓園碾米工廠契作農戶說明2023年第1期作之防治規劃,並大力宣導有機栽培區農友盡可能延後插秧,減少稻黑椿象成蟲遷入本田危害機會。
本期作針對成蟲族群較多的田區,先以黑殭菌進行防治,同時釋放黑卵蜂降低稻黑椿象卵孵化率,殘存孵化的若蟲再施用黑殭菌造成感染死亡,以壓制其後代族群,已成功將稻黑椿象族群數量減少為去年同期之8%,為害蟲管理中單純利用天敵有效防治成功的經典案例,可供各國作為防治稻黑椿象之參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