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售新成屋8.2萬戶衝新高 這3區淪重災區

過去幾年房市景氣大好、建商推案熱絡,加上去年下半年起買氣崩跌的影響,據內政部低度用電調查,全國待售新成屋去年第四季增至8.2萬宅,數量創下統計八年以來新高,其中新北、桃園、台中三大都會區,即占全國待售新成屋的一半。

統計顯示,2015年時全國待售新成屋僅5.5萬宅,隨著推案量大增陸續進入完工階段,加上投資風氣盛行、不少新屋完工後低度使用,2020下半年到2021下半年,全國待售新成屋維持在7萬宅左右,不過2022年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第四季增加至8.2萬宅,創統計以來新高。

內政部表示,待售新成屋季增2,198宅(2.74%)、年增更近1.25萬宅、年增率18.05%,顯示新完工建案供給強勁。

待售新成屋以「辦理第一次登記後未移轉」的房屋作為統計基礎,顯示全台有8.2萬宅房屋仍在起造人、建商、或參與合建分回地主戶手上、且低度用電,待售新成屋數據,類似於市場上「存貨」的概念,著重於「銷售意圖」與「待售狀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54%為屋齡二年內的待售新成屋。

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三大都會區,由於新興重劃區多、重劃區推案量大,各有超過1.3萬宅待售新成屋,占全台一半以上,此外,過去幾年房市熱絡的台南、高雄則各有7千、8千餘宅,新竹縣市合計也有6千餘宅。

進一步分析可發現,新北市主要集中板橋、淡水及新莊,皆超過1,500宅;桃園市集中在龜山、桃園與中壢,皆超過2,300宅。台中則以北屯、南屯、烏日與西屯為主要集中區。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二年每年都有超過10萬宅的住宅完工,加上多年來持續成長擴量的房市,在去年下半年起景氣轉差,市場投資買氣退場,整體交易放緩,也會導致新成屋去化速度放緩,加上央行的連續性升息等使得待售新成屋的數量緩步攀升。

全台屋齡二~五年待售新成屋數量約有3.8萬宅,如果成屋供給大量且去化速度趨緩的趨勢沒有改變,未來可能有3萬~4萬宅會遇到建商囤屋稅2.0的問題。


098635d2613fd355e7733a59eadf3ad9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郭及天

延伸閱讀

囤屋熄火 空屋率8.77%寫次低

6月新承做房貸利率2.098% 房市氛圍保守

前有埋伏後有追兵 建商餘屋面臨囤房2.0重稅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