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回神 上半年賺3,748億

銀行撐盤、證券持穩、壽險回神、產險走出陰霾。據金管會最新統計,金融三業上半年累計稅前獲利3,748億元,年減8%,減幅已比前五月的31%大幅縮小。主要是壽險因匯兌利益轉虧為盈,本國銀行上半年稅前大賺2,482億元創新高,券商、期貨因股市助攻獲利年增5~6成,產險也擺脫防疫險,由虧轉盈。

因台美利差擴大,銀行上半年有換匯(Swap)收益大量挹注,加上升息下放款利息淨收益增加,及股市漲推升銀行投資與其他淨收益增加,上半年銀行業稅前大賺2,691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年增30%;若成長趨勢不變,銀行業全年稅前獲利有望破5,000億元,再創新高。

其中,本國銀行上半年稅前賺2,482億元,年增36%,已賺超過去年全年獲利的6成,外銀也受惠於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稅前獲利75億元、年增38%,也已賺逾去年獲利的7成。上半年銀行占整體金融業獲利近72%,仍是獲利主力,但已比去年的90%占率下降。

主要是去年產險大賠1,905億元,壽險因資本市場表現不佳,全年稅前也只賺1,719億元,保險業去年全是稅前虧損186億元,今年上半年產險稅前則是賺36億元,壽險因避險成本大增,獲利衰退近76%,上半年只賺520億元,但保險業上半年獲利占比13.8%,仍是比去年負值要好。

美股、台股上半年上漲,也推升證券、期貨、投信業獲利,上半年證期三業稅前獲利達501億元,年增51%,獲利占比13.4%,但去年全年證券三業獲利占比則是13.8%。

券商上半年賺388億元,同比增加63%,證期局分析,因上半年台股大漲2,777.85點,券商自營與承銷業務的證券評價與出售利益增加,約貢獻138億元;但上半年台股成交值較去年減少4.14億元,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約40億元,但因升息,券商利息與股利收入增加約18億元,轉投資利益也增加30億元。

也是受惠升息,期貨業自有資金與客戶保證金利息收入增加,上半年稅前賺逾35億元,年增51%;投信上半年因資產規模上升,經理費收入增加,上半年稅前賺79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增加11%,即證券三業上半年都是二位數的成長。


d60524c331e0011ae6a73ad4b14a100b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戴瑞瑤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