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計畫投入620億 建設道路、污水、公園綠地

內政部長林右昌28日表示,中央在2017年起依據「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內政部負責包含「提升道路品質」、「全國水環境改善」及「城鎮之心」三項主要建設工作,至今投入約620億元經費。

他強調,前瞻計畫的推動是要來翻轉各縣市因資源不到位,而導致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透過此計畫可以鼓勵縣市攜手合作,共商跨縣市及具有延伸性的規劃,在完善在地相關建設的同時,還能夠發展轄內新亮點,帶動整體多元發展的無限機會。

林右昌表示,前瞻計畫推動三大方向至今,道路品質改善方面全臺已執行330億元逾1,700件工程,總長度超過800公里;雨水下水道部分,改善長度約68公里、都市接管用戶達4.8萬戶,增加都市滯洪量超過31萬噸;另前瞻計畫也挹注地方42億元經費,除辦理污水處理廠功能提升等水質改善工程,並將污水妥善處理;最後城鎮之心計畫,協助地方進行城鄉環境改造工作,帶動地區永續發展。

林右昌表示,促進城鄉共好可以從很多方面向來努力,民眾每天通行的道路空間,在前瞻計畫的支持下,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從1.0來到了2.0階段,從2017年至今年6月底執行330億元,並借重身心障礙團體的力量,落實道路無障礙通行品質提升的工作,推動包含友善通行道路及無障礙環境建置。

具體成果包含苗栗縣雙城─頭份竹南城市慢行路網的建置,增設安全庇護島、斜坡道及行人穿越道等設施,創造路權友善的通行道路;六都方面雖然發展較成熟但對於路口安全的建設中央也積極補助,例如台中市清水區橋江北街一段(中華路至中央路)就是藉由前瞻經費來完成人行道新設及拓寬工程,強化九處路口安全設計,保護民眾通行安全。

林右昌指出,因為道路改善必須具有延續性,而且要突破過去分段施工及改善的思維,並以街區、街廓為改善單位,因此,未來會逐年編列近400億元的改善經費,逐步擴大以學校、醫院、公園及交通場站周邊為核心,推展步行環境串聯工程,完善地方重要據點的路廊,提供民眾可以安全、安心通行的路網。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