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詐騙廣告下架率偏低 Google曝三原因

金管會及證券周邊單位今年4月起開始與Meta及Google合作打擊網路詐騙廣告,然而4月10日至7月21日止,Meta下架率達98.32%、Google僅下架251件、下架率僅60.92%。Google台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經理陳幼臻1日點出三原因:「該網頁是內容非廣告、不屬於Google、點擊字串無法移除」,她表示,Google內部對金融廣告安全審核政策比投信投顧法70條之一還嚴,且2011年起台灣政府機關要求移除的項目總數已達1,067件。

陳幼臻指出,今年三、四月政府開始注意網路詐騙廣告,Google下架率較低,主要有三原因,一、政府周邊單位給的連結不是廣告,很多周邊單位提交的案例是「內容」非「廣告」,因此無法下架;二、Google無法管到所有網頁,詐騙網頁有可能不是Google網頁;三、點擊字串是一個超連結,它不屬於Google,Google只能確保Google平台上看不到,而無法移除,所以下架率就有落差。

陳幼臻強調,Google從去年8月擴大金融服務廣告驗證計畫適用範圍至台灣,凡宣傳任何金融商品服務,不只是「投信投顧法」第70 條之1規定的有價證券,廣告客戶不管是金融、保險,都必須證明已取得台灣的相關金融服務監管機構授權、能在台灣提供這樣的服務,才可透過廣告推廣。目前Google已在台灣、澳洲、新加坡和英國等11個國家與地區實施這項計畫。

陳幼臻指出,針對今年6月30日「投信投顧法」第70條之1修法施行,Google為台灣政府更新了針對政府單位的舉報機制,提高舉報違規廣告的效率,改以「檢舉序號」取代「填報表格」,同時保持密切溝通、只要是政府單位舉報,會100%受理。Google去年在全球總共封鎖或移除了1.42億則違反不實陳述或行為政策的廣告,以及1.98億則違反金融服務政策的廣告。

陳幼臻指出,透過政府檢舉Google也可優化內部審查的效果,AI機器可學習更多辨識機制拉出來給人工審查,另外,所有政府單位提出的移除要求,會進入透明度報告,像去年下半年最多下架的是「誹謗、選罷法相關」的廣告。

Google在去年移除了超過52億則廣告、限制43億則以上的廣告,並將超過670萬個廣告客戶帳戶停權;相較於2021年,Google移除的廣告增加了20億則。Google也阻擋或限制了超過15億個個人發布商網頁放送廣告,並針對超過143,000個發布商網站採取更廣泛、網頁層級的違規處置。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