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錢鏘鏘滾 滙豐、星展、渣打撈錢入袋獲利暴增

國際熱錢自美國流向亞洲市場、股債市場鏘鏘滾,以新加坡、香港為區域總部的跨國銀行滙豐、星展、渣打,今年來大賺金流手續費收入,創造獲利爆增;台灣子公司則以滙豐、渣打的營收表現最為搶眼。3家銀行在近期的連續5個交易日,接續公布2023年上半年財務績效,淨利多呈雙位數、三位數的驚人成長。

星展集團3日表示,第2季淨利潤26.9億新幣(約新台幣634.84億元),年增47.8%,創下歷史新高;總營收年增35%,首次超過50億新幣。累計上半年的淨利年增45%,達到52.6億新幣,來自信用卡等卡費和國庫客戶收入的改善,總收入增長34%,達到100億新幣。

星展集團指出,第二季有一項一次性的高額支出,即從花旗集團收購臺灣消金業務、累計有6000萬新幣的整合成本。包括這個一次性專案在內,第二淨利潤仍有26.3億新幣。滙豐銀行集團1日公布的上半年利潤稅前利潤為217億美元,年增14%。稅後利潤增長102%,達到181億美元,滙豐表示,是受惠於利率上升、利息收入上升,其中,全球企業淨利息收入增長50%。

渣打銀行在英國倫敦掛牌,亞洲市場的獲利才是最大宗,現金管理、金融市場業務等都有所貢獻。剛公布的第二季財報,稅前獲利表現優於預估,單季經調整稅前獲利1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為13.9億美元。加總1H23的亞洲稅前利潤增長55%,達到27億美元,相較全球同期間的20%增長,明顯超越。

滙豐和渣打的台灣子行,今年上半年多因財管客戶參與交易意願提高,企業資金調度需求大,原本今年前三月就賺贏去年全年,今年1至5月累計稅前盈餘,滙豐台灣年增180%、達45.5億元,渣打台灣年增257%、達26.95億,雙雙創下新的記錄。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表示,今年來的跳躍式成長,主要歸功於產品愈見齊全和財管團隊完整,更重要是數位金融財管APP的補位成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