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簽勞安協議 接受美監督

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的台積電,近日與當地州政府簽署一項針對建廠人員的安全管理相關協議,將以高於聯邦政府規範的標準、接受該州政府的監督。

此外,《紐約時報》於美東時間4日亦刊出專訪台積電劉德音的報導,提及進度落後的亞利桑那州廠遇到的困境,針對「矽盾(Silicon Shield)」一說,劉德音也表態不認同,直言中國不會因半導體而影響其對台的軍事計畫,台海關係實際上是取決於美、中兩方態度。

台積電目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置的第一座在地生產晶圓廠,進度不如預期、量產時程亦恐延後,台積電近期為此,再自台灣派遣近五百人赴美支援,引發當地工會不滿。

亞利桑那州州長Katie Hobbs於當地時間4日宣布,州政府已與台積電簽署一最新協議,要求台積電以高於聯邦標準的安全措施管理相關勞工,並接受該州職業安全與健康部門對其更密切的監督,同時加強對監工及所有勞工的訓練。

適逢《紐時》刊載劉德音先前受訪內容,劉德音指出,台積電有高達65%的客戶駐地在美國,對台積電而言,赴美設廠除因應客戶不同需求,也為台積電帶來機會。他平均每三個月就得赴美一趟,台積電與美國國會、商務部及白宮之間,亦有良好關係。

但他也坦言,亞利桑那州廠的進度緩慢,且光是營建成本就至少是在台灣建廠的4倍。他也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除了《晶片法案》(Chips Act)所提供的520億美元補助之外,還須有美方提供美國企業購買美製晶片的激勵措施,「否則,建廠計畫很快就會瀕臨極限」,劉德音直言,「我們還沒有解決方案」。

《紐時》指台灣是全球地緣政治最動盪的地區之一,雖有外界認為台灣的晶圓製造能力,可阻止中國對台的武裝軍事行動,同時獲取美國方面的支援,但針對這樣的「矽盾」一說,劉德音也直接表明反對看法。

他表示,「中國不會因半導體而侵台,但也不會因半導體而放棄侵台」,兩岸間的緊張,「實際上是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兩邊,如何維持雙方都想要的現狀」。

三年前,台積電在美國積極阻礙中國推進半導體發展的壓力下,拒絕了第二大客戶華為訂單。劉德音指出,台積電依賴美國技術,因此別無選擇,同時對於美對中的阻礙「是可理解的,但支持與否,我們沒有發言權。」


a5e55c8b359f7375cbc09d46235bb9bf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翁毓嵐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