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動土 陳建仁:成為亞洲離岸風電典範

預計重砸逾百億打造的「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今(6)日正式動土,未來將回填65公頃的新生地,提供離岸風電相關產業進駐開發!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期許台中港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典範。

「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動土典禮」6日在台中港舉行,由行政院長陳建仁主持,交通部長王國材、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等官員持鏟進行動土典禮。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簡報指出,台中港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總經費約104.6億元,位於台中港石化工業專業區與工業專業區(II)間水域,興建總長度約2,217公尺海堤,利用航道維護疏浚工程產出餘土回填,分階段於2024年底回填完成10公頃、2025年底完成36公頃、2026年完成50公頃、2027年底完工,共回填65公頃新生地,以滿足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生產基地使用所需。

李賢義進一步指出,台中港定位為離岸風電母港,具高潛力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且距離風場運程最短,加上碼頭水深及後線場地足夠,可容納大型安裝船靠泊,目前工業專業區(II)已有6家風電業者進駐,新填方區預計2026年底提供50公頃土地供業者使用,縮短零組件運輸距離、提高作業效率,長期整合65公頃土地供浮式風機、氫能、綠能發展基地。

目前台中港區已進駐永冠集團、天力、世紀樺欣、西門子歌美颯、華城、金豐等6家國產化風電業者,對於風電產業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扎下根基。

截至目前為止,台中港已協助完成海洋(128MW)、台電一期 (109.2MW)、海能(376MW)等風場建置,尚有允能(640MW)、大彰化(900MW)、彰芳西島(600MW)等風場施工建置中。

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新建海堤工程對台中港在風能產業布局扮演重要角色,這個地方最主要的就是浮式風機,浮式風機發電量比固定的風機大,是很重要的產業,台灣超前布署,從2026年開始一個10年的發展,在台中及整個台灣有很好的風場,所以風力發電對台灣很重要,以往所有電力的發展都要從國外進口,包括煤或天然氣等,但現在要利用台灣最好的資源,風及太陽光等,從風力自給自足來努力。

陳建仁表示,這次工程政府要投入逾100億元的經費,很快來築填50公頃的新生地供廠商使用,相信利用這樣海堤工程的完成,所有風力發展一定會更上層樓,「今天動土是一個起點,期許交通部及港務公司群策群力,一定要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離岸風電國產化產業加速在台灣落地生根繼續發展」,中央及地方一定要合作,建設不分藍綠,希望台中市政府跟交通部一定要齊心齊力,讓台中港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典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