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斥30億 支持臺史博擴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今(6)日開幕,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時承諾,將支持臺史博二期擴建,整體約30億元規模,明年將先行以1億元預算遴選建築師,期許臺史博持續蒐藏、展示代表臺灣跨世代價值的常民文化。

行政院長陳建仁、文化部長史哲、臺南市長黃偉哲、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之子李修鑑、作曲者鄧雨賢之孫鄧泰超等出席特展,吉他獨奏家蔡世鴻老師演出經典歌曲〈望春風〉。

陳建仁表示,〈望春風〉是一首歌詞、歌曲精彩的歌,藉由這首歌祝福臺灣未來發展像春風一樣,讓全世界感到臺灣的溫暖、善良及慈悲。臺史博讓大家認識臺灣的歷史、進而認識自己;從珍視歷史文物進一步珍惜現在,共同創造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場館,興建臺史博二期館舍,行政院責無旁貸。

史哲指出,明年是「臺南400」,為紀念這個臺灣與世界相遇400年時刻,行政院各部會支持臺南市所提計畫,不僅臺灣燈會、臺灣設計展、臺灣文博會都將在臺南舉辦,包含在臺北舉辦的國際書展主題國也是荷蘭,文化部將推出1624大戲、臺史博也將舉辦1624特展。在這些共同迎接臺南的大事中,唯有臺史博的2期擴建計畫是臺南市沒有提出,卻是文化部認為最需要爭取的。

臺史博自2011年開館,2021年以4億元前瞻計畫預算完成常設展、兒童廳、庫房、湖畔圖書室及基礎建設更新及強化。在開館10多年後,發現臺史博整體的展示、服務及典藏空間逐漸不足,臺灣的歷史記憶已經滿載。因此,文化部提出臺史博二期計畫,在近日獲得行政院初步同意,將以整體30億元規模,明年先行以1億元預算展開遴選建築師。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臺史博正在從大家的博物館走向世界的博物館,今日「望春風」特展別具意義,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望春風,臺史博是蒐藏常民生活與集體記憶的場所,我們運用這樣的精神,迎接新的紀元到來。因此積極爭取二期公共建設計畫的擴充,未來以國際接軌、當代蒐藏、文化科技、產業觀光,為國內外民眾提供更優質服務。

「望春風特展」自即日起至11月12日於臺史博4樓第2特展室展出,分為五大單元,包含「韻律—風格的歷史」、「心動—愛情的歷史」、「國家—動員的歷史」、「明星—偶像的歷史」、「鄉愁—認同的歷史」,透過時代的對比探討各項議題。

演唱過〈望春風〉的歌手眾多,特展精選最具有代表性的7個版本,以抒情浪漫、爵士藍調、行進號角、魔幻電子、歌謠經典,將〈望春風〉串接在一起,宛如一部臺灣流行音樂史,展現流行音樂的社會性。

現場搭配聽覺與聲光效果的「同心圓」展示設計,由圓心向外發展,展場中央以歌手錄製唱片的錄音間呈現,並以AI生成首位演唱望春風的歌手純純、歌王文夏、歌后紀露霞演唱畫面。最後以年表概念在展場的最外側,呈現90年出現過的不同歌詞版本。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