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所揭牌 陳其邁:成立淨零大聯盟與高雄淨零學院迎轉型

碳權交易所7日在高雄揭牌,高雄市過去被視為工業重鎮、碳排最主要的大戶來源,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正在推動雙軸轉型,在數位轉型的同時,必須把減碳納入調整生產製程的一個考量,這是鋼鐵、石化的生存之戰,「但我們產業只能往前走」,也由中油、中鋼、日月光共同組成淨零大聯盟,市府也推動產業與在地大專院校合作,即將成立高雄淨零學院,一起迎向轉型。

陳其邁表示,過去大家對高雄的印象就是「工業城市」,高雄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同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市民得付出巨大成本代價。高雄碳排放佔全國20%達5,737萬噸,是台北市碳排5倍之多,更有90家左右列管排放源的高碳排產業,包含鋼鐵、石化、化工等產業。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淨零轉型迫在眉睫,在追求城市轉型、提高城市競爭力的同時,高雄更加努力進行各項淨零規劃。

響應蔡總統提出的「2050淨零排放」願景,陳其邁指出,高雄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基礎,迎頭直追全球趨勢,市府與在地的企業、市民共同攜手,在去年公布高雄淨零路徑策略、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在議會支持下順利通過「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高雄成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第一個擁有淨零法規的城市。

陳其邁表示,淨零轉型的關鍵,政府的決心和魄力很重要,當企業面臨國際供應鏈與ESG要求,或是國內碳費衝擊,包括在技術、金融,以及不同領域的整合,都是相當大的挑戰。今天現場聚集全國低碳科技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高雄產業淨零大聯盟重要成員,中鋼、台電、中油、台塑、日月光等在低碳轉型上有很大的影響力,發揮以大帶小的互助精神。SAP(高雄打造首座全球ESG研創中心)、AWS(雲端聯合創新中心)、微軟(雲平台加速器)、CISCO、精誠等國際級系統廠商,也提出低碳科技解決方案。

此外,陳其邁指出,市府推動產業與在地大專院校合作,即將成立高雄淨零學院。未來從碳盤查、碳技術、碳循環、碳捕捉,到碳權交易,服務最大的供需量能,完整的碳領域產業鏈就在高雄。憑藉著技術、供需、數據、地理、法規等優勢,位於高雄的臺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未來將能帶動南台灣產業轉型,促進南北區域平衡發展,在此特別感謝總統、行政院、各位立委的支持,也要謝謝各位產學界的努力。

淨零轉型、數位轉型是未來的產業趨勢,陳其邁說,碳權交易所總部設在高雄亞灣再適合不過,超過130家的科技創新服務廠商聚集,將碳數據轉化為碳經濟。誠摯歡迎金控夥伴將永續與數位金融相關部門設置在高雄,與我們一起共同打造低碳科技產業國家隊,搶得低碳科技關鍵先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