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不只是碳交易 陳建仁:同時提供碳諮詢與人才培育

碳權交易所7日在高雄揭牌,行政院長陳建仁在致詞時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正式揭牌,為台灣永續發展寫下新的一頁,這也是台灣朝碳經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灣碳權交易所未來會建立國內交易機制,也會提供國外碳權買賣服務,讓企業更能夠充分認知排碳成本,並促進低碳科技應用與綠色轉型,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碳諮詢服務與人才培育、教育訓練。

陳建仁說,氣候變遷已經帶來最嚴峻的風險,先前遭逢百年大旱,則因為前瞻基礎建設的超前部署,適當地調度備援並開發新的水源而度過;最近連續2個颱風侵襲台灣,造成淹水災情,則要開始防洪,也幸好前瞻建設的超前部署,讓災情減到最小,但仍在高雄市桃源區、南投縣仁愛鄉仍造成慘重災情,希望他們早日恢復正常。

陳建仁指出,氣候極端變遷的問題,很早以前就受到重視,例如1997年《京都議定書》,以其2015年《巴黎協定》等,都已經針對各國定定減排責任,而總統蔡英文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布,台灣將朝向2050淨零轉型道路邁進並做出承諾,從當時就開始佈局,我們已在整個亞洲地區往前邁進,已經愈來愈能扮演領先者的角色。而近期歐盟推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美國國會也在研議新的法案,讓其他國家一起邁步前進。

陳建仁指出,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未來隨著國際碳關稅分階段實施後,影響層面也愈來愈大,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上又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國際正在要求各國廠商都要減碳,淨零轉型因而成為我國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政府當然有責任促進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並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陳建仁並提到,台積電是全世界第一個加入百分之百應用綠電的半導體產業,而台灣的產業都有這樣的共識,所以在去年3月,政府正式宣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途徑,以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並設立2030年階段性目標,今年1月31日則展開淨零排放路徑112~115綱要計畫,預計投入743億、結合部會力量,全力進行淨零科技的推動。

陳建仁進一步提到,《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公布實施以來,加上環保署將升格環境部,其未來肩負的三大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碳定價,根據世界銀好2023年5月發布「2023年度碳定價與趨勢與現況報告」,全球200國家中,有73國執行碳定價制度,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3%,可見未來碳權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