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財務危機 碧桂園11境內債停牌

港股上市、深陷財務危機與經營困境的大陸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日前公告,近期擬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並依規定申請旗下11檔境內公司債券自8月14日開市起停止交易。儘管碧桂園近期不斷強調正籌備債務重整,但市場高度關注其是否會成為「恒大第二」。

在財務危機陰霾下,8月8日碧桂園先是未能如期支付6日到期的兩筆美元債利息;1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再將碧桂園家族評級由B1調降至Caa1。碧桂園股價11日收報0.98港幣,今年累計重挫63.6%,過去一周更累跌達29%。

綜合陸港媒體13日報導,碧桂園12日夜間發布通告稱,旗下11檔境內債券將在14日停牌,包括深交所的6檔2021年及2022年發行的人民幣債券、3檔在上交所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碧桂園旗下的廣東騰越建築工程發行的1檔債券,以及1檔未公開發行的私募債,總發行規模逾人民幣(下同)160億元。

報導稱,本次公告沒有包括境外債券,2023年和2024年碧桂園到期的境外債券共有7筆。8月7日,碧桂園的兩筆美元債券票息到期無法兌付,兩筆債券的利息均有30天的支付寬限期。

碧桂園表示,目前控股股東成立了由董事會主席楊惠妍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部分大陸券商已向碧桂園債券持有人表示,其債券承銷團隊已參與研究應對碧桂園境內到期債券的選項,包括將部分快要到期的票據展期。

當前碧桂園經營形勢險峻,近日曾經預告2023年上半年虧損高達450億元~550億元。市場人士分析,碧桂園作為上輪債務危機後仍能生存的民營房企,若無法撐過這波挑戰,未來或會有更多大陸房企將捲入信心危機。

另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市場傳出大陸規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驚傳暴雷消息,牽連多家A股上市公司。由於「中植系」是大陸眾多房企背後的金主,但近年房市低迷、房企違約事件頻傳,令市場對大陸房市恐掀起新一波金融與債務危機的擔憂情緒再次升溫。



工商時報 李書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